幸好,釜ヶ崎勞動的聯盟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成功下注,聯盟戰神信長·哈查馬在塞得港保衛戰的勝利,讓日本的釜ヶ崎勞動的聯盟獲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友誼。

一張《阿拉伯聯盟石油出口許可證》,拯救了日本的重工業。

更木劍八更是利用這張石油許可證作為導火索,引爆了日本四大財團之間的火藥桶。

三井和三菱兩大財團,雙雙鯨落。

更木劍八和經營四聖們一起創立的新日本技術財團,跟老牌的住友財團、安田財團,成為新日本三大財團。

而經濟滯脹導致的大量中產階級,階級滑落,淪為無產者,貧窮戶……

這讓更木劍八的第三世界的遙遠救世主,有著充足的兵源,實現了威力最大化。

一下子動員了百萬赤備足輕,成功在日本發動了“二次安保(本章未完!

第443章 歐洲石油危機

鬥爭”和“日式雅各賓的大***”……

…………

工業生產離不開電力,發電量越高,工業產值越大。

根據東京電視臺《非正式財經會談》的能源討論,節目組調查的電力資料:

第一產業農業,用電8億5000萬千瓦時,佔總電力消耗的1.1%;

第二產業工業,用電500億1200萬千瓦時,佔68.2%;

第三產業服務業,100億2100萬千瓦時,佔16.1%;

另外,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0億900萬千瓦時,佔14.6%;

《非正式財經會談》討論之後的結論:

工業是耗電巨獸,佔電力總消耗量的70%左右。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國家的耗電量能代表這個國家的工業能力:耗電量越大,工業越強大

…………

20世紀70年代,第二大工業國的日本,有著更木劍八外掛加持,尚且如此。

歐洲工業國的情況更不好過。

特別是德國和法國。

這兩個歐洲最強的工業國。

…………

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歐洲工業體系從底部崩裂,產業鏈從上游源頭斷裂。

石油不僅是能源,還是冶金、化工等基礎工業品的原材料。

可以說,接下來隨著石油危機一起升溫的還有全球糧食危機,以及其他能源密集型大宗商品的斷供危機,最後才是產業鏈條下游的限產停工,導致居民部門消費品勐漲的通脹危機。

比如,西德的巴斯夫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企業,提供了很多的化工基礎材料,比如塑膠,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