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虎頭蛇尾呢?

梅爾維爾的格局設定得是很宏大的,他的文筆也是絕佳,他的思想也極其深刻。

虎頭蛇尾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作為家來講水平不足。

而是因為他急著完稿!

迫於種種壓力,這部,在前面幾章已經送到出版社的時候,梅爾維爾還在火急火燎地撰寫最後幾章的初稿。

甚至於在前面章節的印刷版都製作完畢的情況下,他還在匆匆寫白鯨第一次現身。

白鯨與船員的搏鬥,全部都在最後三章,而全書卻有超過100章。

沒錯,用現在漫畫行業的術語來說,《白鯨記》被他自己腰斬了。

也就是說,《白鯨記》基本上是一部初稿。

…………

如果當年梅爾維爾得以靜下心來,隨便他怎麼寫,任他花時間去仔細修改,又會達到一個什麼高度呢?

難以想象。

這就是集英社這種模式的最邪惡之處!

它要求作者進行連載發表!

集英社的所謂連載出版革命的本質,就是邊寫邊發表的與一次性投稿的有什麼區別。

這讓高貴的作家職業淪落塵埃,成為流水生產線的卑賤工人。

…………

這個模式的阿克琉斯之踵。

就是沒有時間沉澱、修改。

我們日本的電視劇也好,漫畫也好,都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追求“篇幅”。

尤其是電視劇,《信子和老婆婆》、《阿花小姐》等晨間連續劇,動輒就是一百五十集,兩百多集。漫畫也是如此,周更這種模式,也是集英社的魔鬼編輯部發明的……

現在,這種糟糕的氛圍又被帶到了文學界。

…………

日後的日本文壇,可能會陷入“查爾斯·狄更斯”陷阱。

查爾斯·狄更斯,著有《雙城記》、《霧都孤兒》、《偉大前程》等高水平作品,是如果評選“史上最佳家TOP20”的有力競爭者。

可他的文字,繁雜冗長,儘管文筆很好,卻讓人昏昏欲睡。為什麼?

不是因為他不會寫作。

而是因為……

他的稿費,是按字數計算的。

開玩笑,那只是誤傳。他實際上是按連載篇章數收稿費。

其實意思也差不多。為了填滿每次連載所需的長度,必須寫一些垃圾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