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三條法則(第2/3頁)
章節報錯
以裁決之道為基礎,他給世間修為定下了階層,也就是品秩,
按照他制定的法則,我與蒼龍、白虎、玄武、窮奇、檮杌、饕餮、雷烈、薛運、雲應、生克兄弟有了二品修為,
煥殊大帝幾經研習,發現二品修者與天上星辰有關聯,和凡人有明顯界線,最突出的特徵是有無盡壽數,因此世間有了凡塵之上的概念,我們也就成了最初的凡塵之上修者,
身處凡塵之上,便有資格建立道門,蒼龍霸道、白虎殺道、朱雀生道、玄武冥道、窮奇惡道、檮杌兇道、饕餮貪道,一干道門相繼成形,
而煥殊三傑做為大帝的弟子,按照大帝的約束,他們不準建立道門,生克兄弟受到裁決之印的轄制,他們的道門留在了二品,
彼時,煥殊大帝的修為達到了一品,裁決之道也位列眾道門之上。”
難怪師父曾經說過,裁決之道是非常古老的道門,比世間任何一個道門都要古老。
不過準確來說,應該排在陰陽家之後。
原來當時的眾神只有二品修為。
雖說眾神聯手封印罪主這一戰,打的非常慘烈,但也必須正視一個現實:
這場戰鬥是戰力不足百分之十,甚至不足百分之五的罪主,迎戰世間的一品大帝和一眾二品修者。
這場戰爭的成色,與混沌擊敗滿血罪主的那場戰爭,不能相提並論。
而今眾神的實力遠非昔日可比,可罪主當前是什麼狀態?
如果他滿血復活,眾神能夠抵擋麼?
朱雀真神接著說道:“而後又過數年,煥殊大帝修為精進,超出了品秩之外,成為了第一位神靈,
彼時罪主蠢蠢欲動,時常有力量能滲透出生克雙星的法陣,經過幾番爭鬥,大帝看出玄機,罪主透過吸取人間罪業,在不斷恢復自身戰力,這就是他從外世入侵此世的原因,
為阻止罪主復原,大帝自此開創了罪業之瞳這一技法,以裁決之道的奧義,限制罪主復原的途徑,並且定下了裁決之道的根本法則——逢罪必殺。”
徐志穹道:“逢罪必殺,這和我道門的法則也很相近。”
朱雀搖頭道:“不相近,相差甚遠!裁決之道,逢罪必殺,不管長短,只要看到罪業就要殺,
試問人在凡塵俗世,誰能沒有過錯?按照大帝的裁決法則,世間之人全都該死,不到一年時間,有六成世人死在了他手上。”
六成世人?
煥殊大帝這是瘋了?
他比罪主還狠?
朱雀長嘆道:“當時陰司也歸大帝執掌,他重新規定了輪迴法則,不是所有亡魂都有資格重入輪迴,有罪之人要在陰司永世受苦,不得轉生,
他這一舉動,是想永遠斷絕罪主臨世之路,
可按照他定下的法則,世人都該死,卻又沒法重新託生,要不了幾年,世人就要絕種,
各方勢力相繼出手,共同反抗大帝,但因為實力相差懸殊,皆敗於大帝之手,
而後,消失多年的薛運再度出現,不知用什麼手段把大帝殺了,
訊息傳出之後,四方歡騰,白虎第一個站出來,要擁立薛運做天下之主,
薛運拒絕了,他不想做天下之主,也沒有一統天下的想法,他重新劃定了各方勢力的疆界,並定下了規矩,
各方勢力有衝突時,可以有戰爭,但凡塵之上的修者,不得介入凡塵之戰,這就是凡塵之上,不干預凡間之事的由來,
對於罪業,薛運也改了裁決道的法則,由逢罪必殺,改為判罪論處,罪業超過兩寸,交由判官裁定,陰司處刑,罪業未過兩寸,交由陰司直接處置,
自此,煥殊大帝建立的裁決道,被薛運建立的裁決判官道取代,薛運以判官道奧義,繼續限制罪主臨世的途徑,
薛運將陰司交給玄武,玄武按照約定,放棄了在陽間的勢力,帶領部族接管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