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琥帶著柔美的笑容,靜靜看著過往的行人。

雖然素不相識,但夏琥相信,她和這些路人,是有緣分的。

她調勻氣息,看準時機,深情呼喚了一聲:

“新摘的橘子,保甜嘞!”

過往的行人,不時停下腳步,上前詢問價錢。

這是千乘國的集市,但不是千乘人熟悉的集市。

這是所謂的民市。

自神君下達了允許私相售買的詔書之後,第一家民市開張了。

以前賣橘子,得賣到安市衙門的集市上,兩文錢一斤,一百斤橘子能賣二百文,除去賦銀,還剩將近六十文,這就是一百斤橘子的收入。

但如果從安市衙門的集市上買橘子,要五文錢一斤,一百斤橘子能賣五百文,安市衙門賺的正是這差價。

民市不經過安市衙門,橘子直接賣,一斤要價三文,一百斤橘子賣三百文,按詔書上的規定,只需繳三成賦銀,算下來,能賺二百一十文。

買家划算,賣家也划算,民市瞬間火爆起來。

安市衙門的生意可就冷清了。

開集三天,一筆生意沒做成。

衙差在各家鋪子裡閒的發慌,各部衙門急得直跳。

這事和他們有關係麼?

安市衙門隸屬戶部,貌似只和戶部有關。

這卻錯了,安市衙門的收入,只有一半入庫,餘下一半,列入各衙門的貼補。

安市衙門沒了生意,各部衙門的貼補也就沒了。

上至一品的三卿,下至九品員吏,凡是帶著官身的,都吃著安市衙門銀子,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神君為什麼會下達這條政令。

這條政令對誰都沒有好處,除了那群賤氓。

戶部尚書壯著膽子上奏,痛斥私相售買之弊端,奏章合計二十多頁,各部六百餘人隨之附議。

可遞上去的奏章如石沉大海,再無迴音。

洪振基也不上朝,群臣哭訴無門,就連素來沉穩的太師孔忠深都時常嗟嘆:“長此以往,社稷難安,千乘必有大禍臨頭!”

神君不予理會,乾脆自己動手!

戶部和刑部率先聯手,成立安市按察使司,專門維繫集市秩序。

這是千乘律法給各部衙門的權力,遇到特殊事件,各部衙門可以聯手成立類似的臨時機構,做出相應處理。

戶部出了六個照磨,照磨這個官職,主要負責察監,就是挑毛病的,刑部出了二十名衙差,主要負責懲戒,就是砸攤子的。

安市按察使司進了民市,先挑毛病。

毛病好找,賣菜的東西擺錯了地方,賣布的賦銀繳的不夠。

賣米的肯定摻了沙子,你說沒沙子?給你倒在地上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