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這句話出來的及時。

都什麼時候了,束王還想著三請三讓,趕緊把事情定下來再說。

神君許下了,束王答應了,儲君的事情就算定下了。

神君再次抬了下手,秦燕趕緊宣讀第二道聖旨:“民變之事,因徵賦而起,今命各州各郡,暫緩徵收秋賦,以緩民之怨憤。”

戶部尚書、兵部尚書,相繼長出了一口氣。

這是正理,神君找到了民變的癥結所在。

有了這道聖旨,民變平息,指日可待。

神君很少說話,似乎有些睏乏,頒了這兩道聖旨,臣子們以為今晚的朝會到此為止了。

還沒有,神君再次抬手,秦燕又宣讀第三道聖旨:“千乘與宣國,言語想通,習俗相近,應共修盟好,兩邦結盟之事,交由儲君處置。”

這是正式把大宣和千乘結盟的事情提到了日程。

親宣派的臣子面露喜色,親圖派的臣子滿心憂慮。

太師孔忠深是親圖派的重要人物,甚至可以說,是繼洪振康之後的又一大首領。

他現在意識到自己站錯隊了。

自己真是老了,有些事情看不透徹。

神君優待宣國使臣,期間屢遭挑釁,仍不惱火,足見神君對與宣國結盟,早有傾向。

當初負責迎接宣國使臣的正是洪振基,當時神君或許就有傳位於束王的想法。

都怪自己愚鈍,卻沒看清局勢。

待束王繼位之後,會輕易放過親圖派的臣子麼?

我現在重新站隊,還來得及麼?

神君再次抬手,讓秦燕宣讀第四道聖旨。

“神臨城中,有邪祟作亂,自今日起,朝中眾臣,皆於神君大殿留宿,未經允准,不得外出,禁軍於周圍嚴加戒備。”

作甚?

所有大臣全在皇宮留宿?

這種事情卻是聞所未聞!

未及臣子們發表意義,神君再次抬手,秦燕高喊一聲:“散朝!”

朝會結束了。

李全根扶著神君,離開了恩威大殿。

秦燕緊隨其後,心下暗忖:神君倒也好做,會說三句話便夠了。

這四道聖旨,是秦燕和李全根,按照徐志穹的吩咐,提前準備好的。

頒佈了這四道聖旨,皇宮裡的事情,就算結束了一大半。

神君走了,眾臣紛紛起身,不知該住到何處。

千乘國的皇宮稱之為神君大殿,在神君大殿的前殿部分,有成千上百的屋舍空著,安置下這些臣子,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梁玉瑤環顧四周,問了一聲道:“我也要住在此地麼?”

一名內侍上前道:“公主殿下,您這邊請,奴婢們已經為您打掃好了臥房。”

眾臣聞言,心下稍安。

每人都有一間臥房,住在皇宮裡倒也不錯。

可等梁玉瑤走後,並沒有內侍給其他臣子們安排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