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惡氓,只顧蠅頭小利,不顧家國之本,如不嚴懲,難撫社稷之殤,難平萬民之恨!”

洪俊誠當即下詔,原本決定今年加賦兩成,改為加賦三成,也就是每家每戶必須繳八成田賦。

這還只是朝廷的官賦,至於州捐和縣捐,各地自己定奪。

洪俊誠還下了命令,十日之內不納賦者,加賦一成,二十日之內不納賦者,田產全部抄沒,全家一併下獄。

詔命既出,群臣費解。

神君這是怎地了?

是不是有點想多了?

之前加賦兩成都收不上來,而今加賦三成,找誰要去?

當然,在千乘國,沒有人敢質疑神君。

洪俊誠既是下達了詔書,自然做好了應對。

只要沒了徐志穹,洪俊誠堅信自己能除掉千乘國所有判官。

只要沒了判官,各地會立刻把田賦繳上來,他對千乘人的根性實在太過了解。

不光要加田賦,還要加市賦。

千乘國不允許經商,所有匠人、漁人、獵人的產出,都得交給集市販售。

集市定好價錢,但要扣掉七成左右的賦銀,今年也要加上一成,變成八成。

加了賦銀之後,價格還要再加一成。

一裡一外,兩成之利。

只要沒有了徐志穹,千乘國就又能恢復往昔的繁盛與祥和!

眾臣不敢多問,神君怎麼吩咐怎麼做。

詔書擬好,戶部尚書問了一句:“徵賦總領之職,請神君點定。”

別人都不敢多嘴,為什麼他就非問這一句?

不問不行,若是不問,徵賦的職責會預設落在戶部頭上,而從今年的情勢來看,神君定下的徵賦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

洪俊誠明白戶部尚書的意思,只說一句道:“仍交由華恆處置。”

原本就是讓洪華恆接替洪振康處置徵賦之事,現在洪振康下落不明,事情依然交給洪華恆。

可洪華恆也杳無音信,戶部尚書不知道上哪找人去。

洪俊誠沒有多說,也不需要多說。

他知道洪華恆在哪,也知道洪華恆的處境。

洪華恆可以自由行動,如果他願意回來,好好幫洪俊誠徵賦,洪俊誠可以考慮留他一命,日後也好多個幫手。

如果洪華恆躲在外面不回來,期限一到,直接以徵賦不力之罪,將其緝拿,直至問斬。

對洪俊誠而言,沒有價值的人,就沒有活著的必要,無論親疏,毫無例外。

接下來,洪俊誠繼續部署其他政務,包括重整軍務,重整外務,擴充錦繡筆吏等諸多事宜。

最為關鍵的是,洪俊誠要重建神機司,他還特別提醒了洪振基,叢銘是神機司的人,該官復原職了。

朝會一直開到天明,眾臣昏昏沉沉,各自回去處理公務。

洪俊誠興致不減,又去了祥妃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