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人抬著皇帝的步輦,自宣德門出了皇宮,一路向城南的聖恩閣走去。

這架步輦,名喚步雲宮,輦如其名,如同一座行走的宮殿,是皇宮最大的輦車之一。

步輦車廂高兩丈,木製,分上下兩層,下層為大廳,大廳門外有門廊,皇帝可站在門廊之下,觀看街景,視察臣民。

二層是兩間臥室,皇帝和后妃可以分別歇息。

換做以往,輦車四周肯定會有大量百姓圍觀。

大宣的規矩就是這樣,只要看到皇宮的輦車,人們就會爭相出來圍觀,尤其遇到步雲宮如此壯觀的輦車,更是不能錯過,甚至會有不少人追著輦車,走一路看一路,一邊看還一邊議論:

“大官家這是要去哪呀?”

“往橋頭去了,該不是要去瓦市吧?”

“瞎扯,大官家能去那地方麼?我估計是去茶坊了!”

“人家不用去茶坊,我都聞出來茶香了,大官家這輦車裡,什麼樣的香味都有!”

這麼多人圍觀,卻不怕有人刺殺皇帝嗎?

行刺的事情的確有過,可大宣的傳統從未改過。

皇帝公開出行,就一定要讓百姓看見。

如果不便公開行程,那皇帝就不會乘坐步輦,引人注意。

但今天是個特例,昭興帝把大宣幾百年的規矩給改了。

在他出行之前,先行吩咐齊安國,提前四個時辰做好準備。

齊安國率領內侍,先把沿途之上的商鋪都封了,店家全都趕出去。

接下來把行人驅散,任何人不得進入皇宮和聖恩閣之間的這段道路,違令者,當即斬殺。

待昭興帝出了皇宮,整條街道空無一人,兩邊商鋪皆由內侍把守,商鋪之外,有禁軍層層陣列。

這是昭興帝大力弘揚的古禮之一——天子出行禮。

天子生龍顏,非草木眾生可見,草木眾生窺視龍顏,當殺。

天子出行,如龍行人間,草木眾生當迴避,違者,當殺。

就是皇帝的龍顏,不是草芥之人可以看到的,皇帝出行,草芥之人必須迴避,違令者當殺!

在公孫文等人不懈努力下,在車吉爾國一本叫《乎記拔澈》的典籍中找到了古禮的出處,本次出行,也表達了昭興帝弘揚古禮的堅定決心。

走到城南集市,一座綢緞莊裡站著兩名內侍。

綢緞莊旁邊是一座生藥鋪,鋪子裡也有兩名內侍。

生藥鋪旁邊是“劉家上等沉檀揀香”,也就是劉家香藥鋪子,這裡的沉香和檀香非常除名。

香藥鋪子的地上,躺著兩具內侍的屍首。

梁季雄蹲在二樓上,看著街道,靜靜等著步輦出現。

什麼都能忍,打斷宣人膝蓋骨的事情不能忍!

膝蓋骨一旦斷了,再想站起來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