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穹摔進了竹鳶城中的一個泥水坑裡。

掙扎許久,艱難起身,徐志穹離開水坑,且在街邊的牆下坐了下來。

滿身滿臉的汙泥,讓徐志穹看起來和蹲在牆下的流民沒有區別。

這次功勳煉化的時間不算短,徐志穹感覺有兩百顆功勳被煉化了。

煉化的緣由是什麼?

是因為三江口,我破壞了戴氏兄弟的生意,讓南方的糧食能以合理的價格送到北方?

還是因為我救了竹州百姓?

還是因為我挽救了判官道?

還是把這三筆功勳算在了一起?

算在一起是不可能的,兩百顆功勳太少了。

之前同意去鬱顯國做人質,煉化了兩千一百顆。

對於判官道而言,此舉的重要意義,不在於大宣帝國能得到多少好處,而在於此舉給大宣的百姓,找到了一個可靠的飯碗,因此煉化了兩千多功勳。

在浮州營救災民時,徐志穹煉化了七百顆功勳,這應該是救人換來的功勳。

此前幫助太子繼位,化解了太子和李沙白之間的干戈等等事件,加在一起賺了三百功勳,這應該算是阻止了不必要的爭鬥。

這次的兩百顆功勳,從數量上看,應該不是因為救了竹州的百姓,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在三江口,破壞了戴氏兄弟的生意。

這件事情關係著北方百姓的生計,本身非常重要。

但徐志穹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有限,他殺了戴宏德的弟弟戴宏毅,但後續對付朝堂官員,徹底瓦解掉戴氏家族的勢力,則全靠長樂帝出手,而且這件事情至今仍未了結,因而徐志穹只得了兩百功勳。

加上這兩百功勳,一共有三千三百顆功勳被煉化。

而徐志穹在晉升到五品之前,一共吃了一萬一千一百零一顆功勳,離完全煉化,似乎並沒有那麼遙遠了。

徐志穹且在牆下默默坐了一個時辰,看著衙差給流民分粥,看著衙差登記流民名姓,讓他們去州府對賬,把之前多徵的米糧領回去。

城中有些富戶出來幫忙,捐贈了些車馬和糧食。

一名寡居多年的富家夫人盯著徐志穹看了很久。

她是個識貨的,雖然滿臉泥水,但也看出來徐志穹儀表不俗。

她出兩吊錢,讓徐志穹陪她一夜。

徐志穹斷然拒絕了!

你這不是乘人之危麼?

還特麼就兩吊錢!

看到一切井井有條,徐志穹心裡踏實了些,待功勳煉化結束,去了知府衙門。

衙門口站著兩名衙差,衝著徐志穹打招呼:“哪來的要飯的,滾遠些!”

徐志穹滿身泥水,他們沒認出來,這也不怪他們。

但這個態度必須端正一下。

“臭要飯的,你還敢往這走,給你臉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