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這簡直就是昭興帝一生的寫照。

依梁季雄的意思,再把他的身份由帝降為王,叫宣厲王,非常合適。

可他低估了群臣對昭興帝的痛恨,禮部會同群臣商議過後,群臣依舊不滿,最終由各書閣學士商議,聯名上奏,給昭興帝定了個諡號,曰醜。

太子傻了眼:“醜這諡號,確實是有,可也沒有定在帝王身上的。”

梁季雄嘆道:“罷了,這件事,就從了臣子們的心意吧,否則這份積怨,難有了結。”

宣醜王,為昭興帝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點。

太子繼位之後,先論功封賞了功臣。

楚信居功至偉,被封為護國公。

擔任公爵後,楚信不能長期帶兵,這是大宣的官制,邊境的戰事交給紀騏,只有在緊急情況,楚信才可以奉詔,以車騎大將軍的身份領兵作戰。

紀騏被封為鎮國將軍,從二品之職。

其餘參戰將領皆獲封賞,喬順剛獲任掌燈衙門千戶,孟世貞晉升為綠燈郎,李普安、馬廣利、楚禾等人升任青燈郎。

餘杉升任武威將軍,白子鶴任上騎都尉,兩人都是五品官職。

王振南因精通圖奴語,留任北境,擔任正六品驍騎尉。

看著茫茫大學,王振南慨嘆一聲:“我那八個夫人,卻要苦忍寂寞……”

管家上前道:“老爺,媒人到了,羅家的姑娘也到了。”

“領進來吧!”

王振南又嘆一聲:“我怕你們寂寞,且給你們找個姐妹。”

南征一戰,青衣閣戰功卓著,姜飛莉升任皇城司指揮僉事,正四品,麾下戚水雲、李雪飛、尉遲蘭、蘭紅錦、喬紅柳等人皆獲封賞。

林天正、左楚賢受封正議大夫,正三品散階官職,有待遇,但沒什麼實權,他們手下參戰的弟子也都受到了重用。

除了有戰功的,像御史王彥陽、邱棟才這些剛正不阿的忠臣也獲得了擢升。

除了文武群臣,還得封賞一些特殊人員。

長樂帝(太子)想給梁季雄封為親王,梁季雄拒絕了,他不願破壞蒼龍殿的規矩。

太卜功勞甚高,太子想加封其為光祿大夫,太卜也拒絕了,他依然希望和朝廷保持距離。

鍾參也有功勞,太子想加封其為金吾將軍,鍾參也拒絕,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分內之事。

“一群,一群,志穹,那個叫什麼來著?”

“鹹魚!”

“一群臭鹹魚,就沒有一點翻身的念想!”長樂帝很是惱火,他給李沙白封個資善大夫,且看李沙白拒不拒絕。

李沙白無心於仕途,自然是要拒絕,可何芳提醒了一句:“莫要激惱了皇帝,高人若都在世外,這皇位豈能坐的安穩?皇位若是不穩,卻要處處加以防備,我這日子也不會好過。”

說白了,長樂帝不想讓這些世外高人完全脫離控制。

資善大夫雖是二品,但也只是個虛職,李沙白且答應了下來。

好賞的都賞完了,接下來該封幾個不好封賞的了。

先是徐志穹,仍任掌燈衙門千戶,升正五品。

從五品升到了正五品,就提了一格,此事引起一片譁然。

好在封侯的詔書隨之下達,平息了眾人的憤滿。

徐志穹受封運侯,因其食邑在運州。

食邑,又稱采邑,說白了就是君王給貴族的封地,嚴格的意義上來講,貴族的封地歸貴族所有,包括土地,包括百姓,包括軍隊,也包括稅收。

但這是古時的規矩,從大瑜王朝開始,食邑的定義已經出現了變化,貴族不能在封地上隨意組建軍隊,百姓也不再是貴族的私產,有自由遷徙的權力。

到了大乾王朝,封地被進一步削弱,稅收的權力被收回,貴族應得的部分,由當地州縣統一劃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