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國判官,你服麼?服了就認慫麼!不服過來打呀!站在那不覺得丟人現眼麼?”

徐志穹在狼耳湖上,正和圖努國六品判官拉古剛決鬥。

對於這場決鬥,徐志穹十分牴觸。

決鬥,是在外部條件基本同等的情況下展開較量,比拼的是雙方的實力和經驗。

徐志穹和拉古剛都是六品,但徐志穹是六品下, 拉古剛是六品中,拉古剛會六品技,徐志穹不會,徐志穹在實力上處在劣勢。

再看戰鬥經驗。

徐志穹來到大宣國還不到一年時間,跟一個在判官道上修行了幾十年的人相比,不可能存在任何優勢。

這場決鬥,徐志穹的勝算很小。

況且湧州和碌州共用一個罰惡司,稱之為湧碌罰惡司, 徐志穹不歸湧碌罰惡司管理,他不是這一屬地的判官,本就不應該參與此事。

可這一次,徐志穹不出手不行,因為圖奴人欺負到了家裡。

在圖奴大軍攻入湧州之後,圖努南御行省罰惡司宣佈,湧州地界歸圖努國南御行省所有,宣國判官不得在湧州收割罪業,否則屬於違反道門規矩,就算被圖努判官打死,也不算戕害同門。

這明顯是在奪佔大宣判官的生計,湧碌罰惡司肯定不會答應,雙方為此發生了幾次衝突,兩位的罰惡司長史還發生過血戰。

衝突的過程一直都是湧碌罰惡司吃虧,直到徐志穹出現後, 局面出現了轉變。

在過去的幾天時間裡, 徐志穹見到圖奴判官就打,打到他們不敢在湧州露面。

南御行省的判官想向徐志穹下黑手,可發現徐志穹身邊有三品蒼龍修者, 還有四品陰陽師,他們沒有下黑手的膽量。

經過一番斟酌,南御行省的判官決定用道門的內部方式,光明正大的解決問題。

他們向湧碌罰惡司提出交涉,要求雙方各派一名六品中郎出面決鬥,誰贏了,湧州就歸誰。

湧碌罰惡司答應了。

可湧碌罰惡司根本沒有六品中郎。

沒有中郎為什麼還要答應決鬥?

因為這對湧碌罰惡司而言是最佳選擇。

如果他們不選擇決鬥,那就要面對兩大罰惡司火拼。

南御行省因為臨近宣國,在圖努國屬於富庶之地,罰惡司中有四個六品中郎。

湧州、碌州因為臨近圖努國,在大宣屬於窮苦之地,罰惡司中一個六品中郎都沒有。

要是選擇火拼,湧碌罰惡司鐵定完蛋。

選擇決鬥還有一絲希望,湧州和碌州的判官為此做了周密的部署。

他們的計劃是這樣的,把罰惡司長史李慕良(五品)喬裝打扮一番,讓他冒充六品中郎出戰。

以李慕良的操守和人品,假扮六品中郎這種事, 他是可以做的,絕對沒有任何負罪感。

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 在上個月和南御行省罰惡長史的一場惡戰中,李慕良身受重傷,一直沒有甦醒。

為了湧碌罰惡司的生計,為了大宣判官的聲譽,判官們牙一咬,心一橫,做出了一個重大犧牲,他們決定把長史的性命豁出去。

他們把罰惡長史泡進了剛剛冰封的狼耳湖裡,希望透過寒冷的刺激,能讓長史醒過來。

在動手之前,他們徵詢了罰惡長史的意見,昏迷中的罰惡長史表示默許。

泡了一天一夜,罰惡長史沒有醒過來。

既然罰惡長史沒有醒過來,那唯一的希望就剩下徐志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