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賢沒作聲,陸寅鵬又問:“還有東西沒?”

“沒了。”

“腰裡那是什麼?”

牛玉賢又掏出一個墨斗盒:“咱們當工匠的,身邊肯定帶著墨斗。”

“好傢伙!”陸寅鵬把墨斗線拽了出來,“這是鐵的,能把人脖子勒斷,褲腿裡是什麼?”

“這是把鋸子,咱們當工匠的……”

“右邊肋下還有把刀吧?”

“這刀,這,這個是,切果子用的……”

牛玉賢叮叮噹噹從棉衣裡掏出十幾件傢伙。

徐志穹深吸一口氣,反覆叮囑自己一件事:

《殺經》說的沒錯,不能和墨家莽,千萬不能莽,萬萬不能莽!

陸寅鵬帶著牛玉賢走了,其餘學子穿戴整齊,跟著王世潔來到了衙門前堂。

本以為領了裝備,說說規矩,這一晚上就算過去了,沒想到來了一位青燈郎。

這位青燈郎叫孟世貞,對王世潔道:“你帶這幾個新人去巡街,小心著點,最近不太平。”

見了青燈郎孟仕貞,王世潔就像見到了失散多年的父親,滿臉堆笑道:“孟青燈,今晚要點燈麼?”

孟仕貞道:“不點燈叫什麼巡夜?快些去吧!”

王世潔提著燈籠,帶著眾人來到街邊,拿出一張地圖:“今夜你們走運,我教你們點真東西,輿圖會看麼?”

輿圖就是地圖,大宣國的地圖畫的寫實,有橋畫橋,有樓就畫樓,整個地圖畫的跟清明上河圖似的。

這些學子都在京城待了不少年,京城的地圖自然看得懂,圖上有不少標記,掌燈衙門附近就有一處。

王世潔提著燈籠,把眾人帶到了標記的位置,那裡樹著一根一丈多高的燈杆。

王世潔把燈籠裡的蠟燭取了出來,爬上燈杆,把燈芯點著,這就叫點燈。

一張明燈亮了起來,點這個燈有什麼用?

照明嗎?

大宣的街邊有路燈,有專門負責點燈的小吏,這差事和掌燈衙門沒有關係。

這盞燈叫守夜燈,不是照明用的,是做巡夜標記用的。

提燈郎巡夜,如果偷懶摸魚,沒去巡視,又有什麼辦法發現呢?

守夜燈就是約束提燈郎行為的最好手段,提燈郎經過一處守夜燈,把燈點著,證明他巡視過這裡。在他的巡視範圍內,有一盞燈沒亮,就證明他在巡夜過程中有疏忽。

如何檢查這些守夜燈亮沒亮?

難道每晚都要逐個檢查一遍?

不用每晚都去看,一個月查一次就好,這些守夜燈是苦修工坊特製的,一旦點著了,就會在燈杆上自動計數。

少點一次燈,燈杆上的數就會少一位,也就證明這個月有人摸魚,到時候一查負責巡夜的提燈郎,是誰摸的魚,一清二楚。

能不能鑽個空子?

我先把燈點著,再把燈吹滅,然後再點著一次,這不就多記了一次數,明天就可以摸魚了!

想法是好的,但守夜燈吹不滅,用水都澆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