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羅雲之所以最終還是決定讓周成嘗試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也是有原因的。

畢竟科室要轉型嘛,上級醫生沒有關節外科科班出身的,但是羅雲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可踏踏實實地在關節外科待了三年,只是只是研究生的學歷,考博被自己的同學幹掉了。

來到了沙市八醫院,創傷這方面,幾乎是從頭開始的。

而且,羅雲還考慮過,如果以後骨科再要分科的話,那肯定就是再單獨分一個關節外科出來……

關節外科和創傷外科交界點就是關節脫位。

剛來科室裡的時候,羅雲聽到科室裡把關節脫位給放掉了,還覺得頗為鬱悶。正好藉此機會,再把關節脫位重新拿回來,作為科室往關節外科延伸的第一步,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的。

而且,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也是屬於保守治療,與骨折的手法復位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還能有助於找回中醫院的獨有特色,一舉兩得。

“好的,羅老師。”周成自然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他也不是羅雲肚子裡的蛔蟲,自然不曉得羅雲的想法。

可實力是實力,規矩是規矩。

醫學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規矩。

在不能制定規矩之前,在規矩裡活動,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同樣的,所有的醫生,都在規則內行事,也是對病人的保護和尊重。

否則規章和法度都變得凌亂了,那麼病人該選擇去相信誰呢?

況且,在合理的規章下,也不是沒有可以打破規則的途徑,只是那種途徑很難。

以前的周成不曉得,但是透過這一次的模擬,周成知道,如果能夠透過醫學會骨科分會的評估後,就能夠提前拿到手術授權,這是後面可以爭取一下的。

不過要進到湘省醫學會的骨科分會,得需要引路人,羅雲還不夠格,就不知道蔡東凡有沒有引薦的資格。

如果有的話,能夠讓蔡東凡把他先搞進去,然後混了臉熟後,再去爭取二級和三級的手術許可權,這才是正確的可取之道。

不然,現在的周成明明可以做三級手術,卻只能因為自己的職稱固執在一級手術上,周成自己也覺得頗為掣肘。

……

周成剛告別羅雲出來,外面的杜嚴軍就跑來找周成了。

“周成哥,下面的急診科有個急診病人。是關節脫位的。”

“這個急診科的上級醫生是今年剛進急診科的,所以直接打電話來了科室裡。要我們的醫生下去接診一趟。”杜嚴軍說到這,皺了皺眉。

“不過也能理解,急診科的事務繁多,剛入職的只是經過了簡單的培訓,就上崗了,可能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還沒來得及熟悉。”

“你看,是你過去看?還是給羅雲老師打電話啊?”

杜嚴軍問周成,不敢自己拿主意。

今天的值班醫生是周成,如果是簡單的清創病人,可能杜嚴軍就給周成彙報一下,然後拉進操作室就弄了。

可關節脫位的病人,以前科室裡很少接觸,他沒上過手。

而如果是杜嚴軍自己值班,肯定把這個事情給羅雲一丟了事。但他只是來跟著周成蹭學習機會的,自然不可能自己決定到底怎麼辦。

頗有一種寄人籬下的無奈感。

周成愣了愣,最開始聽杜嚴軍這麼說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就想著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所以覺得自己是聽錯了。

剛從羅雲那裡拿到授權,馬上就有病人到了急診科,哪裡有這種巧合?

不過,現實中的巧合,有時候往往比書上寫的故事都還要湊巧。

“我下去看看情況吧,我們是值班醫生,急診科打電話過來了,不管最後怎麼搞,人還是要去一下的。”周成心思一動,然後就要往急診科方向走。

杜嚴軍可能是覺得這一趟跑得沒什麼意義,畢竟科室裡很少見這樣的病人!

去了也是要麼喊羅雲來,要麼就是把病人勸去其他醫院,然後再給急診科的上級醫師拉扯解釋一番,讓他以後遇到這樣的病人怎麼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