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心裡雖然著急,可也覺得要先看了片子,心裡稍微有個底才好。

只是?

從杜嚴軍給自己打電話到現在,至少也有七八分鐘過去了,杜嚴軍還沒看明白?

莫非這個病人還很難纏?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這麼想著,眉頭稍稍一皺。

然後杜嚴軍主動拉開了凳子,讓周成坐了下來,一邊指著片子,一邊說:“患兒是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有外傷史,但外傷史並不明確。”

“她媽媽說她在急診科照了片子,就被抱來了我們科室。”

說到這,杜嚴軍有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說:“周成哥,因為小孩子嘛,骨骺還沒發育完全,我也搞不太清楚,病人到底有沒有骨折。”

“還是是脫位。”

“查體的徵象是按壓痛,其餘查體不配合的。”

周成點頭,看向平片。

小孩子的骨科閱片,因為骨骺未完全封閉的原因,可能存在隱匿性的骨折,很難被發現,因此非常困難。

而且又因為骨骺端不連續,輕微的脫位也不好評估。

若是遇到了腕關節的閱片,那更是複雜,因為腕關節諸骨,隔個幾歲才出現一塊。

就更加不好評判。

如果非要再把骨科單獨分出來一個科室的話,小兒骨科,是絕對可以單獨列出來的……

不過,當週成看向平片之後,也是眉頭稍稍一皺。

因為按照杜嚴軍的指引,他也看向了患兒的肘關節,雖然說骨骺端與骨幹有分離,但是邊線基本是平整對齊的。

這樣的情況下,基本上初步可排除明顯的骨折。

之所以只能排除明顯的骨折,那是因為隱匿性的骨折,可能需要透過CT和MR才能夠進一步顯示出來,平片上顯示不出來骨折的資訊。

但患兒查體疼痛,無法配合。

所以,也不能完全排除隱匿性骨折的可能——

繼續看關節,關節在位……

“有側位平片嗎?”周成在正位上沒看到問題後,便又問。

“有,就在後一頁。”杜嚴軍忙回。

周成點了一下滑鼠。看完後雙手負胸,眉頭皺起得更加厲害了起來。

沒脫位?

沒骨折?

那患兒的疼痛是怎麼回事?莫非是韌帶斷了?

摸了摸頭,反過身問:“你做了體查沒有?肘關節後方的三角關係怎麼樣?”

周成趕緊問。

平片給不了什麼內容的時候,就得從查體去尋找蛛絲馬跡了!

患兒三歲,小女孩,家長帶過來的,平片上沒看到骨折,沒有脫位,那這很有點像那個影像學檢查無法確診,需要靠病史來確診的橈骨小頭半脫位啊!

但是,橈骨小頭半脫位與肘關節其餘脫位的診斷區別之一就是肘關節後三角關係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一定不是橈骨小頭半脫位,但如果正常,也未必能夠確定就是橈骨小頭半脫位。

要搞清楚這個情況,還可能要去好好地詢問一下家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