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丁長樂和雷仲都覺得,之前覺得讓蔡東凡定崗成為周成導師這件事,本來是一招妙手,現在反倒是成了一簍臭棋了。

蔡東凡自己在八醫院的一堆字事就處理不過來,即便是他們幫著處理,也不好再請蔡東凡過來,現在你出了事,再想成為教授,就不能服眾啊?

本來蔡東凡的存在,就難以服眾。

周成明白丁長樂的意思,可他心裡有計較:「丁教授,並非是我不願意共同分享,而是事關比較緊要,我沒有帶學生的經驗和履歷,因此我和顧老師商量過之後。」

「我自己只爭取了小部分試驗的許可權,若是一下子鋪的攤子太大,到時候誤人子弟了,那就還不太好收場。」

教學的事情,必須要慎重,因為事關重大。華國有一句所有人都知道的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好的教育才為本。

若是教育出了問題,那麼就需要百年來彌補。如果自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那麼周成一咬牙可能就大幹了,可他不是。

而且他的教學物件基本都是大學或是研究生,本科和碩士階段是學吃飯本事的時候,這個時候教育若是出了問題,那就是影響別人的一生。任何階段的教育出了問題,都難以彌補。若只是在小範圍的圈子裡試驗,出了什麼問題的話,周成覺得自己還能私對私地進行彌補一下子,多給他開個小灶。

不管是臨床試驗還是基礎實驗,都是以小樣本為,就是這個道理,因為試錯成本可控。

丁長樂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顧老師到底是誰,他還在從院士團裡面找姓顧的人。

可雷仲是知道顧霍的,沉吟片刻後說:「小周,你的擔心和顧慮是必要的,但是你並沒有考慮過平臺的重要性。」

「一個人可以承擔的試錯成本和一個平臺可以承擔的試錯成本,完全不一樣。」

「至少你可以提出來,我們可以想一個相對比較折中的方案出來。」

「比如說,你只把範圍擴大到一個組,我們就可以把範圍擴大到一個科,甚至一個大科室的一個節段,比如說博士,比如說碩士之類的。」

「這樣的多維度樣本選擇,使得試驗的結果更具有科學性和可信度,你說對不?「雷仲就直接從科研的角度,來看待周成現在處理教學理論和教學方式這個話題。

每一個試驗都要先選擇樣本,但是如何選擇,樣本量怎麼選最合適,怎麼做對照最科學,那肯定是站的高度越高越好。

比如說,這一屆的學生我用你的這個遊戲來作為教學素材,下一屆我不用。

這一屆的一個科室我用,另外三個科室都不用,或者兩個用兩個不用。這樣縱橫可比的參考量就多了。

又好比,用一年和用兩年存在著什麼樣的差距,這個你自己只是拿單薄的幾個人,總是試探不出來吧。

周成沒敢說話。

因為別人不知道一個可能性的大鍵因素對一個人的人生影響有多大,但是周成知道和清楚。

模擬世界裡面,每一個變異因素,都可能導致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完全不同,自己如是,別

人如是,所有人都如此。

整個世界的向前發展,個體的終向是不可控、不固定的。

雷仲看到周成不講話,又說:「小周,我知道你的顧慮,不就是之前在常市的時候,帶教沒多大的效果嘛。」

「做試驗也要選實驗的物件的,有一些樣本,他就不適合作為實驗物件。」

「你總不能要求我們人的課堂教學,對牛有效對吧?」

周成之前在常市的時候,代過課,但是從未有人拿起這件事說起過,便知道周成的帶教過程不怎麼順利,最後的結果自然也是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