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此刻正在急診科的休息室裡,與陸乾州通話,是陸乾州主動聯絡過來的。

陸乾州頗為和藹地問:「小周啊,你是不是給JAMA編輯部投了一篇文章啊,關於術後康復的理論綜合研究方面的。我看這上面的署名還有通訊地址就是你欸。」

「陸老師,那邊的編輯部還找到了您來審稿了啊?「周成笑著回。

「主要是我現在的公佈的文章數量還是太少了,所以就想積累點文章數量,到時候好評職稱和申請課題用。「周成剛好把面上的標書投出去,最後發現寫課題主持人履歷的時候,覺得略顯單薄。

最後若是兩個面上專案都中了,估計會被人覺得有鬼!

當然若有一篇JAMA的文章壓身,那就不一樣了。這樣高質量的期刊,國內一年也沒幾篇,全都是出自於大團隊和大專家教授!

青年一輩,發表這樣等級期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嗯,這也不錯。」

「JAMA編輯部也是昨天才發給我,邀請我來審稿,我是看得有些頭大,其實按照道理,我是不該和你單線聯絡的。只是我們正好認識,別人也察覺不到。」

「這個資料方面,有點龐大啊,就不知道你是如何收集的。」雖然認識,但是陸乾州在聯絡的時候,還是極為正式。

主要是這一篇文章的含金量有些太高,若是裡面的理念論證正確,不乏就能夠改變整固康復醫學的發展和認知,重新書寫教科書也有很大的可能性。

因此審稿必須慎之又慎。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陸乾州知道。周成之所以要發這篇文章,除去為自己添磚加瓦的目的之外,估計就是給他和嶽欣看的。

周成想要證明,他告訴給陸乾州和嶽欣的那一套康復理念和設計,是有理論依據可循,而不是那種胡言亂語的詭異派。

這就是好,我也可以說明好在哪裡,相當於這是一個客觀的證據,與真正的同行進行交流的硬通貨。

只是這個通貨,在同行交流的時候,很難當場評定明白,所以需要其他的專業人員參與。

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頂級期刊的資源,去廣邀其他行業的專家進行評議,資料的處理,邏輯是否錯誤等等。

而一旦得到證實,就代表了這是真的啊,沒有太大問題的。

資料客觀且真實的話,那麼就是有了基礎理論的支撐,是現行認知中,最先進的部分,也是對理論的推動。

「陸老師,資料的處理方面的話,一部分是來源於之前我接診的病例。他叫安穩,另外一個方面,則是源自於基礎解剖學理論,裡面的一些資料以及體重、身高與肌肉纖維長度的比例。「

「脂肪厚度與體圍的比例,是我透過計算出來的,大抵應該沒問題,若是有瑕疵的話,還希望陸老師能夠多多指正才好啊。」

「當然,我也是希望這一康復理念,能夠對嶽欣老師的恢復,有所助益!「周成明言。

陸乾州可以選擇不相信,因為陸乾州也是頂級的骨科教授,他可以有自己的康復理念,但是周成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告訴一下陸乾州,自己所設計的康復方案,是獨特且較為適合的。

如果陸乾州沒有更加先進的邏輯與理論體系下,最好還是套用他給的康復方案,是最佳的。

這種話自然不好明著講。「辛苦你了啊,小周。」

「你這麼說,我對你就更有信心了,因為相比之下,你之前發表的那些文章,從邏輯與資料處理層次方面,與這一文章相比,則還是差了些許檔次。」

「所以我再次地誠摯邀請你加入到我們的漸凍症治療的研發團隊裡面,不知道

小周你是什麼意見呢?「「陸乾州再次拋來了橄欖枝。

「陸老師,本來我該是義不容辭。可我對漸凍症的瞭解和理解都不夠深入,也沒有前期的基礎。」

「所以怕耽擱了相應的研究程序啊,而且陸老師您的團隊肯定都是世界頂級的,若有拖沓,我不就成了短板了麼?」

「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專案,陸老師,若我自覺自己的基礎足夠之後,再來與陸老師您求教,方才更妥當一些。」

「知之為知之啊。」周成的態度還是不變。沒辦法,人都是自私的,周成不可能冒著風險去給嶽欣再創立什麼關於漸凍症研究的大進展。

至少現在還是不行,積累不夠。再天才,也得有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