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往後,這樣最能避免打到神經和血管,但是要注意不要打在脛骨前肌的外側了,因為這裡是脛前動脈走形……」

周成解釋,事無鉅細。

一筆先說,周成精準地把釘子給送入到骨裡,兩次突破之後,立刻停止進釘。

然後再用專門的把手將固定釘的螺紋完全埋入到面板之下,此時正好能夠達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黃軒奇看完,說:「看清楚了,應該沒問題。」

周成當然不特別放心,繼續講了一些要點:

「你就先固定脛骨遠端,與我打的釘子層直線,用連線杆做對線,不能偏了。」

「最後固定帽的位置留出來,這樣的骨折,我們要打成兩個半開放三角,所以固定帽的位置要預留在固定杆的內側。」

黃軒奇偏頭一笑:「我們慢一點可以嗎?」

「好!」周成十分理解,稍微放慢了語速......

黃軒奇拿起了尖刀,手也很穩地破開了面板,然後再用彎鉗鈍性分離皮下組織直至骨面,再把固定釘用電鑽精準地送入。

固定釘與骨頭摩擦的呲呲聲響著不停。

但黃軒奇的手卻一抖都沒抖,全神貫注地注意著聲音的變化。

兩次突破感後,他立刻停下,然後再用把手將固定釘給送入到最緊的位置。

如此做完,他才舒了一口氣——

其實上外固定支架,也沒想象中的那麼難。

關鍵是周成指點得很到位,因此,自己可以不慌亂。

而有了第一顆釘子,第二顆釘子也就簡單了,細緻的他再次看了一下X線,確定好骨折的位置之後,取骨折線下約再次破開了面板……

六分鐘後,黃軒奇打完了脛骨前區的六枚固定釘。

周成就才說:「固定帽固定連線杆。下固定一邊,再從與現在打的連線杆成側方約4590度的方向,打入剩下兩顆固定釘,再固定上連線杆!」

「這樣形成半開放三角,也可以穩固。」

「好!~成哥,我們一起上吧,為病人節約一點時間。」黃軒奇如此說。

這讓周成很意外,黃軒奇還是知道練手也最好不要就著一個病人身上耽擱時間的要點。

外固定支架的手術難點在於定位與判定骨折分型,打螺釘,其實就是一種練習性操作,知道怎麼打,才是關鍵。

重複性的操作,沒必要浪費太多時間,慢慢用時間去累積。

外固定支架上完之後,周成就讓黃軒奇來清創。

清創的操作就頗為簡單了。

在手術結束的時候,周成稍微打理了一下黃軒奇的操作,然後就上了VAC負壓吸引。

病人過床到了推床上,可以直接送科室!

黃軒奇會心一笑:「這種感覺真爽。」

周成內心一動,想起了自己住院醫師的前兩年。

「參與感與收穫成正比的。還可以吧?」周成看了看黃軒奇。

此刻那興奮、開心的神色,完全掩飾不住。

這應該是他第一臺主動參與了比較關鍵操作的手術,

而且黃軒奇的操作能力和幹賦,一點都不差,只是他平時獲得的機會可能太少了!

這就是下級醫院比較無奈的地方,上級不願意給你兜底,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夠去做自己能做的,然後自己來擔責任。

遇到了難點,你能問的人,就只有自己,別人只會給你解決問題,不會教你如何解決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