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講,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見真本事。

周成現實所表現出來的這一手工夫,可比傳聞中更加讓人驚駭莫名,手法復位能夠做到如此地步,已經是技近乎道。@·無錯首發~~

盧彬等人作為地級市醫院的主任,因為學歷的限制,經歷的缺陷,對於科研一道,是再難以入門了,但是他們之所以能夠爬到現在的地步,所靠的可不是科研、文章,而是手底下的工夫。

少出錯,硬碰硬地看本事,誰本事大,誰能夠走到最後,在地級市醫院裡,沽名釣譽者,大多都是去了清閒衙門。

可沒有所謂的副教授替誰背鍋或者做手術的事情。

沉吟一陣,盧彬鄭重點頭說:“周醫生,我們以後肯定會重新對待手法復位這門基本功的。”

骨折的手法復位,作為治療方式之一,身為骨科的正高職稱或者副高職稱,有沒有涉獵?

肯定是有的,但是大多都涉獵不精通,還是信於把手術做好,把口碑提起來,骨科說到底是外科。

可其實,越到現在,越能夠體會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基本功越是紮實,往前走得就越穩,如果基礎有所缺陷,反而是到了主任級別,要開展三類甚至是四類手術的時候,越覺得難以得心應手,有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做手術時,無法腳踏實地,那種後怕,只有主刀才能體會到。

大概的感覺,也不會比普通人去給一個忽然暈倒的病人看病,好很多,只是心理素質更加過關一些。

周成就道:“盧主任,手法復位說到底只是治療方式之一,只需要注意到這一點,適時而用,並不是說要特別深入地鑽研。”

“我們終究到底,創傷外科也不只有骨折的病人,我看我們骨科,在手外科、神經、血管等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基礎的,這類病人數量應該也不少……”

“因此,我覺得我們後續還是要把我們的創傷外科,更加全面化,做精做大,才是正理。”

周成現在無法評估盧彬等人的資質如何,如果非要他們去專精地學手法復位,或許他們的資質連陳勝武都比不上的話,那麼就是把他們帶入了歧途。

有人適合科研,有人適合開疆擴土,有人則適合守成,這是既定的事情。

透過這次把眼界擴充套件到了全世界範圍,這次的影響之重,周成的眼界和看事情的角度,會更多一些。

若是在以前,周成可能覺得,有好東西就是要沉下心去學。

但實則不然,於楊弋風而言,這是個實打實的闖將啊,如果拿他去守成的話,那就是暴殄天物,但如果是讓杜嚴軍,去做董於亥或者是做楊弋風的事情,這就是好高騖遠。

這種分層定位,類似於教學醫院、地級市的普通三甲醫院的定位不同一樣,各有千秋。

為何教學醫院要注重科研、教學?

就一個問題,如果教學醫院都不搞教學,不搞科研了,那麼這個東西,科研,誰去搞呢?如果連教學醫院都承擔不了教學的任務,那麼教學,誰去搞呢?

定位不一樣。

這些東西,若是長期待在八醫院,肯定是觀察不出來的。

周成這般說完,坐在了盧彬旁邊的秦明,若有所思一陣後,問:“周醫生,我冒昧打擾一句啊,周醫生您的意思是,是不是我們要類似於上級醫院那樣,最好是把科室內部的組內分工,更加明確?”

“把創傷、微創傷、手外科,分離出來?”

秦明讀書的單位是衡大附屬醫院,那裡的實力也是極強的,骨科的分科,頗為詳細,手外科已經是分離了出來,甚至還有足踝外科,比起中醫醫院,更是要更加分工明確化。

越是細緻,越是專科,那麼相應領域的處理,就越是精通。

秦明說得不差,卻並不是周成要表達的精確意思:“。

單獨分離太多的亞專科,肯定目前對於我們醫院是不現實的,只是要往這個方向去靠攏。”

“沙市的一些醫院,之所以可以精準性的劃分,是因為他們的病源來自於全省各地,而我們常市,能夠給吸納的病人量,就只是周邊,因此基數不同,定位就不能這麼特別精準。”

“否則到時候技術的問題倒是解決了,卻就顯得有些臃腫了,當然,這些主要還是要看盧主任還有全主任等人的意思了……”

周成只是下來一段時間,不是科內的人員,因此不好指手畫腳。建議可以,但是如果不把利弊給他們分析清楚,莽著就幹,等他走後,把別人的飯碗砸了,沒吃飽飯。

這就得罪人了。

而且,周成目前還沒搞明白門診裡的病源數量以及病種分類前,是不太好多說什麼的。

一切還是要以事實說話。

再說句淺顯一點的東西就是,你要做的準備,是為了服務物件而準備的。就周成所知,非洲那邊有一些常見病種,國內都沒有,你去精通了,你展開物件,去哪裡找呢?

醫療服務又不是普通的現實替代品,可以跨國運輸的,這種要點利弊,還是要先分析清楚的……

吃過飯後,盧彬等人再次熱情地把周成送回了宿舍,並且盧彬主任在周成下車時,還熱情問:“周醫生,最近單位附近的宿舍,實在是空不出來比較好的了,宿舍裡面的條件,的確頗為簡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