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醫生,你的意思是?我們要基於商業模式來考慮,一定程度地壓縮成本,賺取單病種完全付費之間的差價?”盧彬身為主任,倒是也挺敏感。

這種話,當著外人的面,可不敢說,甚至對於護理團隊講這些話,都需要格外慎重。

在病人面前,就更是如此了。

盧彬知道,周成等人之所以會到來,最基本的目的是為了讓醫療資源不斷下沉,逐步地調節地級市醫院及縣級市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幫扶地級市醫院,一定程度上地摸索變革帶來的好處的。

周成想了想,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盧主任,大抵思路是這樣,並沒錯。不過節約成本,賺取差價這句話,用得不太妥當。”

“單病種付費的政策下,之所以會集採,其實是留出來了比較大的空間,在於去細化治療的方案,而並非是把這個空間留置出來。”

周成說了這些後,然後沉吟了一陣,才緩緩道:“就骨折而言,單純技術層面能夠達到的峰值,其實是有限度的,就算是骨折的微創固定,其實也只是能夠減小外顯創口帶來的損傷。”

“並不會實質性地促進骨折的生長等情況,可以達到固定的程度,但骨折要想癒合,正常情況下,是能夠達到效果的。”

“不過微創內固定器械與普通的傳統內固定器械,其主要目的,都只是固定而已。從另一種角度而言,它不過是石膏外固定的一種替代品。”

“解決的是固定的問題。”

“固定,只是骨折治療原則中的一個環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周成點到這裡,看看盧彬到底能想明白多少。

而周成之所以會說出來這麼些,還是基於他現在的技能等級很高,而且技能很全,在技能全面,等級高了之後,對一個疾病的理解程度,才是其提升的關鍵。

固定、復位、康復,一直都是骨折的老三樣。

他為何會想盡辦法地去推廣骨折的手法復位?那是因為,大部分的骨折復位,其實都是手法復位的變種——

不管是切開復位還是閉合復位,手法復位都是關鍵,而且是基礎成分,復位做得好不好,非常影響到骨折治療的預後因素。

反而,在這種模式之下,內固定器械的選擇,倒是其次了。

如果能夠釐清這個關係,把握好這個因素的話,那麼就是一個手術從熟練到精通,躍升至完美的關鍵心法之一。

入門、熟練、精通、完美。是技能的四種境界。

入門是熟悉整個手術流程,把手術完整地進行開展,熟練則是手術過程非常熟悉,運算元量增加,可以透過手熟與經驗,加快手術的進度,手術質量得到提升。

但是要到精通的話,那麼微細之處,必須是要得到一定的調整。

完美的技能等級,最簡單的,就是你要考慮到治療原則,去揣摩治療方案,盡善盡美。重新定義的完美,則是你需要去探尋讓手術的整體方案,高於完美等級技能的程度。

盧彬聽了話後,稍微沉吟了一陣,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過了一會兒,盧彬才試探性問:“復位說起來,是為了更好固定中的一部分,為了輔助固定。”

“難道周醫生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從康復上,稍微下一點工夫?”

“可要去琢磨康復理念的提升,也是一種臨床課題了啊?我們地級市醫院,目前敢做和能系統性地做臨床課題的單位,卻是並不多的。”

盧彬說得稍稍有點臉紅,課題,分臨床課題和基礎性課題。

說起來,地級市的三甲醫院,雖然自詡為教學醫院,其實真正開展的課題並不同。其承擔地任務,就是省市級醫院及縣級鎮醫院的一種紐帶,然後順帶承擔本市內病人的醫療保健任務。

周成嘆了一口氣,盧彬這話,顯得他之前講的那麼多東西,都有些白說了。

看來啊,想要服眾,增加這些人的視野,還是得從臨床中做起,讓他們見識到更加高深的手法復位才行。

本來,周成還想來這裡,欣賞和觀摩一下傳統醫學手法復位的魅力的,但?目前的情況,還是讓心懷期待的周成略微有些失望了。

周成繼續與盧彬討論一陣,大抵先探討了一下明天擬進行處理的七個病人的手術安排順序後,周成就才說:“盧主任,我們組暫時在床的病人是十五位,明天就且先處理這些病人吧。”

“其中,比較重要的有3床,5床和7床,讓管床的醫生著重與病人及家屬談一下保守治療,備手術治療的事情。”

常市中醫醫院的創傷外科的總體在編床位是45張,三個主任大抵是平分的,另外還有十五張的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