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論學問(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安若有說過,她媽媽以前的理想,是當一個作家,後來迫於生計,才去做了公務員。
這是什麼話?可能是安若媽媽的原話,一個能夠迫於生計的情況下,就去轉做了公務員的人,能簡單?
「阿姨,其實我覺得還好。」周成神色變得很真誠。
「我讀過的文科相關書並不是很多,看過一些故事,但讀不懂內涵,後來更多的是看過幾本網路,也說不了什麼內涵。」
「但是阿姨,我能感覺得出來,您剛剛講的內容,肯定是有一定深意的,如果您不介意的話,能不能再擴充一點內容?」
「我感覺我摸不到您話裡面的痕跡,但是大道至簡,您的一些理念,可能對我現在的一些疑惑,會有助益。」學習並不丟人,與人請教,更不丟人。
更何況這是安若媽媽,不管這是試探也好,還是就只是日常的吐槽也好,周成都願意聞聽其詳。
對面的婦人輕輕一笑:「小周,你可真會說話,一點都不像是純粹地做研究的人哦。」
然後看到安若到來,給安若讓了一點位置。
「媽,你說誰不像純粹地做研究的人呀?」安若只聽了半截。
周成接話過去,頗感遺憾,也不知道安若媽媽到底是不是賣關子,仔細地思考了一番後,還是沒有把安若媽媽的話當作玩笑。
只是繼續講:「阿姨,這並非單純的說話,我有一個老師曾經告訴我這麼一個道理,如果想要學科出現突破,最為簡單,而且很有效的方式,是向本學科內的其他亞專科,請教融合。」
「目前大多數的人,在做研究的時候,都是如此,這是在探尋一種疾病的可能徵象,這是在試探和了解一種生物本身。」
「如果想要學科出現比較大的突破,甚至是修正一些內容,那麼,就需要去向本專業的其他學科進行學習,相互借鑑,觸類旁通,這可能會開闢出亞專科。」
「我以前做過的一些試探和理念,也都是源自於此,或是多種學科,自己嘗試性地融合在一起,還有一些新的感悟出現。」
「再往上,是尋求本門學科基礎學科的突破,再往更高處走,則是向其他的完全不相干的知識領域求教,必然有所收穫。」
周成很認真地說。
一個問題,真不真,在於你怎麼去探討,如果細緻和認真的探討,搞清楚三角形的定義,都能把你搞死。
誇一個人,或者說說一句好聽的話,真不真實,在於你說這句話時,背後的出發點和目的,有的放失的夸人和請教,是會讓人有與眾不同的獲得感的。
周成這既是在把控別人的心理,也是一種真摯的求教。
安若愣了愣,看周成若有其事的樣子,問周成:「你這話,是聽誰說的?」
「湘南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四病區目前的主任醫師、教授,吳教授。」周成認真說。
周成說的人,自是有這個人的,這個人,自然也是說過這句話的,但是,他說的話,並非是私教,是在骨科年會上,討論的時候,講的這話。
周成聽了,受教於此,可以執弟子禮。
安若於是又看向自己媽媽,很好奇她說了什麼話,怎麼突然讓周成搬出來了這麼一號人物的。
安若媽媽姓秦,單名一個涵,在她那個年代,屬於不少見的名字。
秦涵就頗為無奈道:「我就隨口講了一句,沒說什麼比較大的道理,你讓我這要說起,我也一時間無從說起啊?」
她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判周成了,和她聊幾句,就還能聊到對他學術突破,至少是讓他有所悟的方面了,這學習能力和天賦,是不是有點太強了?
安若想了想,就說:「媽,那你就從剛剛講的那個什麼內容接著往下說唄,我和周成一起聽您講講課。」
秦涵就道:「小周誇我讀過不少書,與我比起來,他說自己才算沒讀過書的。」
「我就講,那可不能這麼算,喜歡讀書是要慢慢讀的,如果精緻地劃分了種類和界限,這樣的讀書,不叫什麼博學。」
安若則偏頭看向了周成,這話很奇怪嗎?
秦涵一直都這麼說話的啊,也不是什麼意境高深的禪學學問。
不過安若還又看到周成眉頭緊皺,好像是在閉目細思的樣子。
安若就道:「那然後呢?媽。」
秦涵想了想,單純做學問這事,在她人生中,已是頗為久遠之事了,便試探性說:「學時有境界的劃分,問是超出了自己認知範圍時,提出的問題。」
「有的答桉可在書中探尋,有的答桉可求師長,還有的答桉,則需自己慢慢體悟,另有一些答桉,或許在哲學裡,並未有一個徹底的歸屬。」
「書海無涯,其載有限,師長博學,其學也有限,命有窮盡,其悟也有限。」
「哲學,差不多是很多學問的一個歸屬,但哲學又另有劃分,我並不清楚了。」
「上面這些話,其實也是我當初求學時,我老師告訴我的道理,頗為有用,我與小七也講過,但她性子偏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