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家就是國!(求訂閱)(第2/5頁)
章節報錯
周成一愣。
曾老不要我了,難道這還怪我咯?
可是,想象到自己模擬器裡面,劉奕平教授和羅雲兩個人的最終成就,周成又不好開口打斷起來。
桂元平教授又說:“不過我對曾教授的理念,是不敢反駁,卻也不完全苟同的。不管如何,你在完成自己終身大事後,也得迴歸師門來。有平臺的情況下做事,和沒平臺的情況下做事,是完全不一樣的。”
“終身大事?老師,這和終身大事有何關係?”周成稍稍有點愕然。
桂元平與曾地緯都是大老,各有自己的思維,也包括了教學思路,但是這個和終身大事怎麼又扯上了關係?
“於我們華國人而言,家就是心的港灣與歸宿,沒有歸宿前,無法真正歸心沉心。”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故,人生只剩歸途,便是這個意思。至少我個人層面,就是如此理解的。”
“我到如今,仍在後悔,以前沒有給小陸安排和規劃過他自己的人生此事,致他如今仍在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心無所屬,因此,在一定的前提條件都能夠安定之中。”
“我還是你希望你能夠先找到自己的幸福,醫學這條路並不短,得有一個人陪著你支援你,才能更好走下去。當然也不強求。”
“我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不管如何,我這裡就是你的一個家。曾教授的理念有一種逆境重生的意思,但我這裡,你就屬於自由人,我不會讓人刻意給你去創造困境,但也不會太過予以左右干涉。”
“有力可助你,但修行仍在個人。”桂元平慢慢說道,聲色平穩,好似一口老井。
話有些讓周成感動,但卻也恰到好處,並沒有讓人特別觸動內心情愫。
周成聞言後,再說:“謝謝老師。能告訴我這些。”
“可我還是有些不太明白,我現在到底該如何與曾老師處理關係呢?”
按照桂老的說法,那曾老是把我當了學生看待的啊,而且還用手段給自己在製造困境,那我要怎麼與他相處,去老老實實當他學生?
可他的確又是把我拒之門外了啊,這一點,周成考慮不全面。
桂元平則沉吟片刻後回道:“這個我也無從回你。與人相處,各自在人。”
“不過有一點你要清楚,一個家裡面的孩子,有的人是要在家裡做主的,還有的孩子是必須走出去的,頂天立地,家裡也會給予支柱。”
“還有的孩子,能力一般,則會予以得更大一些,寧讓其守舊除塵。怕去外面闖蕩的時候餓死。”
“我觀你最近所圖之事,知道你心向並不小。我猜測可能和陸乾州有關,就不知道,他究竟與你說了些什麼。”
“但是,在你沒走出家門之前,兄弟間會內訌。可你放眼門外,久出不歸的時候,兄弟、師門、叔伯之間的感情,會更加真摯一些。”
“所以,我猜測,你與這樣的關係,與曾教授相處,會更好一些。”
桂元平的話,含量並不算少,周成一時間,沒能完全聽明白和聽懂。
但是,稍微體會一會兒後,周成若有所思的恍然大悟。
老周跟他說過一句話,親戚是要靠走動才能親近,日久反而生隙,相看兩相厭。
那麼,如果把曾老比作一個大家庭的中心,把桂元平比作一個大家庭的中心的話,那麼曾老就該是這樣的叔伯妯裡關係?
周成只能這樣表面體悟。
桂元平又說:“有一點你做得很好,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懂得迷幻視聽,移花接木,這是好事情。不過,小周,在必要時刻,無需如此謹慎。”
“多費心力於功課,把更多的心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底蘊和社會關係上,比你這樣取巧,會更加有用些。當然,必要的手段是該有的。”
“或者,善於發現身邊的助益,讓自己免於這些特殊的困苦,會更好一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桂元平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夠直白了,你現在如此盤算與小心翼翼,不如多看看身邊人,華國畢竟是一個人情社會啊,小周。
周成自然能夠聽得明白桂元平的意思,索性就直接問了:“老師認識安若?”
桂元平所述,與周成好久之前的不想努力大法,貌似有些類似。
所謂的特殊助益,不就是指著這個?安家恐怕也是這個意思。
“不認識,但看得出來。也能猜得出來你現在的意思,你只覺得,如今的自己不過是匍匐於微末。用如今流行話來講,就是窮小子不敢直面自己的選擇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