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學問舔狗!(求訂閱!)(第1/7頁)
章節報錯
薛修德本來是隨口一問,哪裡能想到,周成還真能給他回覆?
本來,薛修德是想支援一下週成的,希望周成能夠秉持住本心,朝著更高、更強、更廣的目標去努力奮鬥,千萬不要隨意放棄。
如果能夠把清創縫合術的理論給顛覆,那麼外科學的基礎,也會因此而顛覆,為華國的醫學界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
只是,後面周成回答給薛修德的答桉——
小切口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骨折的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術!
周成又丟擲來的兩個研究,比起清創縫合術而言,是更加接地氣的。
其中,骨折的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術,也是極為基礎性的技能。
從骨外科存在的時候,手法復位,就已經存在於臨床之中了。而且,目前的骨折手法復位,因為數十年的經驗積累,形成了一套非常嚴格的適應徵及禁忌症。
在骨折的手法復位禁忌症內的,就是手術適應徵。
要在這個基礎性的技能上做突破,就是要更改一些骨折型別的手術適應徵,這也很難,但也沒錯,仍然有可能性,如果一旦成功,帶來的顛覆性,仍然更大。
至於小切口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話,則是當前已經有不少的臨床團隊,提出來了這樣的概念,而且已經在少數的臨床團隊,進行開展和嘗試了。
周成在這上面進行研究,都是在已有的基礎上。
這就很明顯,實現這後面兩種研究的可能性更加高一些啊,更加腳踏實地,也更加接地氣。
與其相信周成有一絲可能改變外科學基礎的可能性,不如更加相信周成有先撼動骨科基礎的可能性。
薛修德也聽明白了,周成恐怕這次來臨床中,就是帶著目的和課題而來的,曾老的介入,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因素。
周成想要在他這裡開展臨床課題,才是真實目的。
“嗯,想法都還是蠻不錯啊。等手術結束後,咱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深入地探討一下可操作性的。”薛修德看破,但並不說破,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老師,更加尊敬了一些。
看來,曾地緯老師,並不是不把自己當人,有了好處的時候,在多餘的情況下,還是會記得自己的。
周成點了點頭,薛修德的說法,正合他意啊。
因為,在剛剛,周成是耍了一些小手段的,只是他這個手段,非常高明,一般人耍不出來,也耍不起。
周成為什麼要拿出來完美等級的清創縫合,甚至,還把清創縫合與骨腫瘤的刮除植骨術結合起來地,展示給薛修德呢?
這叫投名狀,展示自己的實力,吸引薛修德的注意力。
薛修德如果有見識,知道周成施展的技能,是兩個完美等級技能,肯定會心動。周成丟擲的答桉,則是比較虛的,比較空的。
周成怎麼可能現在就能夠去做這種改變外科學的課題呢?
先把自己的想法和慾望放大,然後最終落在實際操作和課題的時候,回到地上,腳踏實地,才能更加讓人相信。
讓薛修德看到,自己是有實力的,而且自己的課題,也是有基礎的。如此一來,相當於是化被動為主動,讓薛修德教授,主動地願意來了解自己要做的課題。
周成之所以敢做這樣的嘗試,耍這樣的心計,自然是有了一定的底氣的。
也正是因為這些底氣和自信,讓周成與薛修德這樣的教授相處的過程中,會更加從容和自信。
而且周成一直都認為,處理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提前設計好思路的,甚至與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相處,也最好是有自己的規劃和打算。
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加快地融入到你想要融入的團隊之中去。
與毛雨軒這樣的年輕人相處的時候,就是可以碾壓,因為他們本身就年輕。
但是與薛修德這樣的老教師相處的時候,最好不要一瞬間丟擲來太多,造成碾壓局勢,最好是能夠給他們丟擲來冰山一角,扔給他們一個賞識的餘地,當一回伯樂,對你的東西感興趣。
這才是最好的。
在從京都回來之前,周成很多時候做事,其實是有點用力過勐的,因為他很急於表現自己,讓別人知道,他其實很厲害,讓他可以有書讀。
他在曾老的家裡的時候,就有故意賣弄的嫌疑了,也或許是因為這樣的過度賣弄,導致了曾老,產生了逆反心理,就是想探一探你的底細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