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最近一段時間都只是在做這件事,主要是這邊,興寫文章這一套。”周成回覆道。

入鄉隨俗是其一!

其二是,在寫文章的過程中,真的能夠大幅度的提升資料的處理能力,這個過程,在你後面去探索臨床研究的時候,助益必然不少。

否則的話,你就只能重複現有的,已有的那些治療模式,永遠都沒辦法客觀地總結出來更加新穎的規律。

客觀的經驗和主觀經驗,證據的力度,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我就不打擾師兄你了啊,祝你早日成功見刊!”安若回覆。

作為碩士研究生,她自然是知道寫文章的好多個步驟的,就相當於是修煉的等級一樣。

方向(idea),資料收集、資料處理、成稿、投稿、改稿、二審、接收、見刊!

前期所有的步驟,都是為了見刊而作準備。

“謝謝,我也是真的要去再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和打磨的地方了。”周成回覆完了安若後,便把聊天框調節到了另外一個聊天框裡。

然後把自己的word文件,發給了丁點。

本來,周成是打算在羅雲看過之後,也沒發現有特別明顯的低階錯誤,比如說單詞錯誤,或者句子的結構和表示式的明顯錯誤後,再發給丁點指點一下的。

但既然安若已經找了專門的人看過了,那他就沒必要浪費更多的時間了,先發給丁點,看看丁點有什麼意見。

丁點估計是在實驗室裡,而且還沒有實驗任務,所以幾乎秒回了一個???

周成才說:“丁師姐,這是我最近在學著處理資料的時候,寫的一篇網狀meta,希望您能稍微看一下,給點修改意見。”

丁點認認真真地一字一句看完後,仍然再發來了一個:“???”

與此同時,她在實驗室裡也同時開啟了周成發來的word文件,看到了裡面的結構。

標題,簡介,前言、試驗方法、試驗結果、討論、參考文獻。幾個部分一應俱全,好像是那麼回事一樣,然後再稍微仔細地看了一下簡介之後。

丁點整個人稍微有點兒麻了。

&neta分析,最近幾年雖然被寫爛了,被當作了水文的標準式樣,但是啊?

&neta分析,卻並非如此啊,而且即便是水文,一篇在前人的基礎上再增加幾篇RCT的水文,也不是幾天時間就能完成的事兒啊?

“這是你這個星期剛寫的?”丁點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在親眼看到周成的臨床操作能力非常厲害之後,她‘遠端拜訪’了自己的師弟,楊弋風,周成竟然能夠得到楊弋風的高度評價,丁點就知道,周成的臨床能力是真的不一般。

而丁點自忖,她自己與楊弋風相比的話,算是伯仲之間吧。

如果比寬度,她肯定不如楊弋風那麼全能,但是比深度的話,她在運動醫學上的造詣,比楊弋風要厲害不少,但是也沒人提及,周成其實也是個寫文章的大手啊?

一個星期,一篇文章,這是什麼概念?

&neta分析,一年盛產50+?

十年就是獨自撰稿500+?

生產隊的驢也不敢這麼造啊!

“是的,丁師姐,也是我聽說了我們小組的公孫宿,寫了一篇a,然後我想我可不可以也學著寫一下,順便鍛鍊一下資料處理能力。”

“這。

。”丁點回了一句後,又道:

“行吧,我先看看你寫的是什麼方向啊。”

丁點雖然內心是不太願意相信這是周成一個星期內單獨完成的,但是事實就在面前,不管是周成把之前的私貨拿出來了也好,還是新寫的,既然已經成稿,就有了去投稿的資格了。

不怕你投稿不中,就怕你寫不出來。

實在不行,投一篇統計源的非sci也好啊!也是一種對你資料處理能力的體現。

但是,丁點看了足足有十幾分鍾之後,這篇文章就從頭看到尾,看完了。

她只看簡介和方法、結果部分。

然後才問道:“你這個文章格式的話,是參考了那篇文章的格式啊?你能不能發給我一下?”

初學者,要寫sci文章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找一篇成熟的相同型別的文章,然後參考他的格式,一一進行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