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是外科醫生團隊,負責手術。還有一些工人,負責清理手術間,送下一臺手術的手術包等,各司其職,才能讓一個病人的手術及手術檯次之間的銜接,更加順滑!

“好的,蔡主任。”巡迴護士自然是尊重主刀的意見的。

她懂一些骨科,但肯定還沒有到可以指點蔡東凡手術的地步。而且骨折中臨時克氏針固定,這是一種常態化的操作!

就在蔡東凡拿到了克氏針之後,準備打克氏針的時候,他忽然道:“嚴軍,和你周成換個位置,我先打內下到外上這個方向的克氏針。”

“你要給我固定一下克氏針的進針點。”

手術中,克氏針的臨時固定,一般需要打兩根克氏針,交叉打。

現在做的是內側的骨折,第一根克氏針最好是從內下向外上,順著脛骨平臺骨折的方向把骨折碎塊先釘到大的脛骨上去。

在打克氏針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人把進針點給開發出來,而且最好還能輔助固定一下。

這是一個不錯的操作機會。

蔡東凡還是把它給了自己的學生,杜嚴軍。

周成也很聽話,先讓杜嚴軍接替自己拉的鉤,然後從杜嚴軍的身後背靠著背繞過來到杜嚴軍的上方,然後才是杜嚴軍再往之前周成的位置挪動!

這種手術中的無菌小細節,周成還是不會錯的。

每一臺外科手術,都需要嚴格的無菌理念,否則就是在自己給自己作死,找麻煩。

周成在來到了之前杜嚴軍所站的位置後,心裡微微嘆了一口氣,口罩遮擋下,略微苦笑了下,然後還是決定幫蔡東凡一把。

因為如果按照蔡東凡這樣子,強行在離空的狀態下,把克氏針強行釘到更加大塊的脛骨上去,其實和之前他叫羅雲把這裡壓住,沒什麼兩樣。

其實現在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找到一個合適的點,把止點在脛骨內側的內側肌群的拉力給卸掉。

肌肉相當於橡皮筋,但是如果橡皮筋沒有被牽拉,那就沒有牽拉的力量了。

之前周成站在了手術部位的下方,而內側肌群起自坐骨,止於脛骨內側,肌肉的走形在手術部位的上方,周成就算想幫忙,也有心無力。不過現在既然在了這個位置,那自然是要幫一把的。

於是,周成用右手拉鉤的同時,左手默默地放到了患者大腿內側的一個非常巧妙的位置,接著按壓下去後,稍微往下一滑。

瞬間,周成左手手指下壓所帶來的摩擦力的提升,就把患者本來牽拉骨折碎塊的肌肉給捋順了。

順著肌肉的走形這麼一捋。

神奇的一幕就出現了,本來還撬得很高的骨折尖端,此刻竟然非常溫順地把自己的‘尾巴’就收了回去,穩穩地和脛骨的大部隊匯合了。

看到這個場景,蔡東凡立刻瞳孔一縮,都沒來得及去想為什麼會這樣。

只是這樣非常利於手術的程序,幾乎沒有思考地吼道:“不要動,保持這樣的姿勢,我先打一顆克氏針。千萬不要動。”

手術機會,稍縱即逝。

因此蔡東凡都沒空讓杜嚴軍給他暴露什麼進針點,直接咔咔咔的就把克氏針用電鑽給懟了進去。

杜嚴軍當時很尷尬,手裡拿著血管鉗,在空氣中張開著,簡直就是夾了個寂寞……

心裡茫然:師父,說好的您讓我給您固定進針點的呢?

第一顆克氏針非常好地順著內下到外上的方向把骨折碎塊給釘上去後,三顆頭,六隻眼睛,就不約而同地往周成所在的方向看了去……

PS:第二更。收藏是不要錢的,推薦票也是免費的啊,多來點。

然後月票和打賞的話,喜歡的書友也可以賞一點哦。繼續去碼字,今天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