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裡。

羅旋趁著四下裡無人,閃身進入空間。

又取出來3把大砍刀。

加上自己手中的那1把,總共4把刀,在意念力的操控下,上下翻飛、左噼右砍。

現在自己對意念力的掌控,已經越來越嫻熟了。

那4把沉重的大砍刀,

在強大的意念力控制之下,精準無比的、飛舞在山間的竹林之中,一陣“乒乒乓乓”的噼砍。

用意念力,控制著柴刀去砍竹子,身體上並不累,但也有點耗費精神。

不多時,

20多棵小腿粗的竹子,便被砍翻在地。

這一代的人,非常的喜歡竹林。

這是因為,他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器皿,都是用竹子來製作的。

比如醃製酸筍的大竹筒、出門打獵用來裝火藥的小竹筒。

或者是到田間地頭,給家人們送飯的器具,也是用竹子削制而成。

山上的竹子很多,隨處可見,而且都是野生的,也沒人去管他它。

各個山頭都是有主的。

但山頭上所長出來的竹子、或者是野果、野菜,任何人都可以去採摘。

這片山頭的主人,是不管的。

透過與娜沐和老閔的談話,羅旋得知:所管轄的山頭,都已經分給了所有山民們。

生產隊裡讓他們自耕自種、自採自收。

至於誰家裡種的莊稼多一些,糧食多一些,生產隊是不管的。

反正他們也不上公糧,夠不夠吃,寨子裡也不管。

只有每年到了缺糧的春天、和夏末兩個時節,公社倒是會拉來一些“團結糧”分給山民們,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那既然山民們,

每家每戶都擁有,整整半座大山,而且在山溝裡,還有不少的水稻田。

可這些寨子裡的人,為什麼還是經常會缺糧呢?

老閔告訴羅旋:人是一方面的原因。

更主要的是這裡的耕種技術,還非常的原始、非常的落後。而且他們採用的水稻、旱稻種子。

《踏星》

都是山民們,自己留下來的種子。

這種稻種,

無論是產量、還是抗病性,都早已經退化的厲害。

再加上寨子裡的山民們,他們每家每戶的山頭,雖然佔地很廣。

但卻產不出來什麼,有用的東西。

按照內地人的觀念來看,只要有地、只要有手,哪裡都能種出來莊稼。

都能收穫大把大把的糧食。

但在砍竹子的過程當中,羅旋總算搞清楚了:這些山上,之所以種不出來莊稼、產不出來糧食的部分因素。

只因為地裡的害蟲,實在是太多了!

山上土壤裡的螞蟻窩,簡直就是一個接一個、一窩接一窩。

山民們好不容易種下去,一點兒紅薯,或者是玉米種子。真還不夠被這些白蟻,給啃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