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撾縣的管轄範圍很大。

但縣城規模卻很小。

勐肋公社也和寮撾縣一樣:它管轄的範圍,究竟有多大?

恐怕沒有幾個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資料。在這個時期,測繪手段很落後。

所以勐肋公社,究竟管轄了多寬的範圍?就連幹部們,都只能說個大概。

而沒法精準到,平方公里的個位數。

勐肋公社城鎮很小,一條不足500米的街道,讓人站在這頭,就能看完街道的另一頭。

用當地公社幹部的話來說:勐肋公社在交通靠走;通訊得靠吼。

而要想在這裡生存下去的話,那就得有一雙,非常強有力的拳頭。

若是萬一幹不過別人呢?

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和各個山寨裡的“大村長”搞好關係。

只要有了大村長,給自己站臺,去別的寨子,不敢說不受欺負。

但至少,

在大村長那個寨子裡,基本上就算是站穩腳跟了...

這種大家夥兒口頭上,呼的大村長,其實並不被公社承認。但他們在各自的寨子裡面,確實擁有一言九鼎的話事權。

等到馬車晃晃悠悠的、駛入勐肋公社大院的時候,天色已然近黃昏。

羅旋和張曉麗,已經在縣城裡辦理過落地手續。

但到了勐肋公社之後,同樣還需要報備。因為自此以後,羅旋和張曉麗的戶口,就算暫時歸勐肋公社管轄了。

與此同時,

二人的糧食關係,也會從江內市職業技術學校,轉移到勐肋公社,所管轄的生產隊裡了。

從今往後,

羅旋身上的居民糧,先是變成了學生糧。然後現在,又變成了徹徹底底的農村糧了。

今天,馬車到達抵達勐肋公社的時候,其實早已經,過了下班的時間了。

按理說,

是找不到人來替自己辦理,相應的手續的。

但勐肋公社裡面的幹部,他們是全年無休的。所謂的禮拜六,禮拜天?

不存在的。

每個月,他們也就是可以休三天的班。往往只有等到休班的時候,公司裡的幹部,才會回到各自的寨子裡去。

其實在這個時期,已經不存在什麼寨子不寨子的說法了。

它也是被稱為生產隊、生產大隊。

只不過寮撾縣、連同勐肋公社...很特殊。

所以大家還是習慣性的,把一個生產隊,叫做某某寨。

既然公社裡的幹部,他們平時都吃住在公社大院,因此羅旋要想辦理相應的手續的話。

就不愁找不到人。

公社幹部點起煤油燈,摸黑就把相應的手續,替羅旋和張曉麗辦好了。

只是這些公社裡面的幹部們,他們說話之時,帶著一股很濃的口音。

羅旋費了老半天的勁,

也只隱隱約約的、聽懂了其中的幾句話:千萬不要輕易挑起矛盾,要不然的話,死了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