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正興採砂場,好歹也擁有50多名職工。

這種規模在整個榮威縣,只此一家。

正興大隊採砂場不僅職工眾多,而且還擁有采砂船,自動傳送帶,大功率的抽砂泵,另外還擁有8臺大型拖拉機,和5輛重型進口自卸車。

絕對算得上實力雄厚,生產能力驚人,牛批得很!

尤其是那2輛重型進口自卸車,個頭大的驚人,一開出去絕對能夠招來百分之百的回頭率。

當時採砂場撥款購買這兩臺進口腳踏車的時候,易陽和戴紅梅兩口子還解:明明國產的自卸車,價格比進口的要便宜一半多,羅旋為什麼偏要堅持申請購買進口的呢?

但這麼多年以來,易陽兩口子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是羅旋明確發話了的東西,他們就不會多問。

按照羅旋的話去執行就是了唄!

當時羅旋要掏高價,向有關部門申請購買2輛進口自卸車,大家還不理解。

但使用幾年之後,所有人都明白過來了,原來這東西啊,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紅星公社那麼多單位工礦企業,有的企業也配備了自卸車。

可他們的車用了幾年之後,就開始耍起性子來了:讓它爬個坡吧,吭哧吭哧上氣不接下氣,搞得跟個孝喘病人一樣的。

再到後面簡直就是3天一小修,10天一大修,跑著跑著在半路上動不動還給你來一次趴窩,玩起了躺平。

而反觀採砂場的這2輛車,人家外面已經磨損的厲害,可發動機、傳動軸,還有制動系統這些,全好好的,沒半點毛病。

就好像村裡面,某個不能人道家的婆娘:外表看著是舊舊的,其實裡面還全新...

正興採砂廠喜歡購買進口裝置,一剛開始的時候,別人都說羅旋那是錢掙得多了,燒包!

但時間一長,大家心裡就有數了:人家錢多的人,願意買貴東西,那並不是因為他喜歡裝逼。

而是人家確實是有眼光:前面一次性投入的資金雖說比較多,可是到了後面就省心,又還節約費用。

大家夥兒漸漸的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苟大戶雖然壕,但人家真還不是傻子。

還別說大貨車了,就是採砂場那8臺進口拖拉機。

人家的發動機就沒有墊片,就這照樣還不漏機油,一旦發動起來,冒出來的煙都是青煙。

而別的採砂場的拖拉機,一跑起來就像黃風怪出來作妖,那股濃濃的黑煙,隔著十里之外都能看得見。

等到發動機出了點問題,維修師傅開啟一看,好傢伙!

發動機的接縫處,墊片那是左一層,右一層,就這,機油照樣跟不要錢似的,滴滴答答的往下落...

&nbsp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洛拖、川拖的產品就是這樣子,發動機部件精度存在嚴重的問題,無論加多少層墊片,都解決不了發動機機油總是跑、滴、漏,這個頑症。

而且這些廠全是國營廠,他們缺乏改進生產工藝的外部壓力,和內在動力。

別忘了這個時期,完全處於市場經濟1.0階段:只要有產品就不愁銷路,這是生產廠家挑顧客,而客戶需要買拖拉機的話,還得提前打申請報告。

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廠家哪有什麼動力,去改進生產工藝和基礎材料的改進?

搞這些東西多累呀,投入大筆的資金,短期內還見不到任何效益。

尤其是基礎材料科學,這是一項相當耗費人力物力的學科,而且隨時還有慘遭失敗的巨大風險。

搞成了沒功勞,搞失敗了。誰提議做這個專案的人,他個人前途還會受到嚴重影響...綜上所述,所

以這些國營廠是扶不起來的。

這和愛鍋不愛鍋沒關係。

誰樂意花了大價錢買一個產品回來,然後三天五頭的出毛病?本來,企業購買拖拉機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給單位增加效益的的。而不是買回來伺候它、還得把它當個祖宗供起來。

實力雄厚,兵強馬壯的正興採砂場,其實目前已經基本上把整個榮威縣的大型專案,給統統搶佔在手。

而其他公社的採砂場,也就只能零敲碎打的,做點居民自建房、那些規模很小的小工廠建設專案。

採砂場把整個一個經濟強縣的大專案,幾乎全都搞到手了,哪有不賺錢的道理!

所以易陽今天能拿出來這麼大一筆鉅款,其實也是在情理當中。

把錢裝進麻口袋,易陽開著採砂場的拖拉機,把錢全部送到紅星公社的信用社裡存起來,隨時做好給羅旋撥款過去的準備。

而羅旋本人則在正興6隊,來個故土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