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鏘,鼕鼕鼕鼕鏘”

腰鼓敲起來,嗩吶吹起來,架子車上面的牛皮大鼓,擂的震天響。

白白的頭巾,火紅的腰帶。

這些濃妝豔抹的漂亮婆姨女子,吸引了無數路人的目光。

眾人紛紛衝著這一支超大規模的秧歌隊的成員們,指手畫腳,評頭論足:

“喲,看第二排!左數第三個,你看看那個女子,底盤夠大!一看就是能生養的。”

“喲,還真是。這地...肥。看看她扭的,多得勁兒!多紅火!”

“你們看的那個,一曼皆是個生過娃的婆姨吧?來,看看第三排,靠街邊那個...就是個頭兒挺高的那個女子。她長的可真夠俊!

個子高高的,骨架大,骨盆大...這樣的女子娶了才是福分。在生產隊裡幹活掙工分,肯定沒得說!不會比一個壯勞力掙得少。”

壯碩的漢子扭動激情四射,讓前來看熱鬧的城裡人也深受感染,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欣喜的笑容。

這不過年,也不過節的。

駝城的主街道上,突然就冒出來一隻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秧歌隊。

一下子就把生活枯燥乏味、平時嚴重缺少樂子的駝城群眾們,給吸引到二街上來了。

甚至就連沿街,那些門市裡的職工、營業員們,都被秧歌隊吸引出來看熱鬧。

只見秧歌隊裡,配置齊全。

安塞的腰鼓,塞北的嗩吶一個都不少。

高蹺、旱船,花鼓,竹馬燈應有盡有。

踩高蹺的後生,划著旱船的男女,竹馬花鼓,金童玉女,大頭娃娃。

表演的成員眾多。

跌籽兒、跋陷泥、騰空旋風、戴宗三亮勢...花樣百出,看的人眼花繚亂。

上100人的秧歌隊伍,在塞北已經是屬於超規格的特大型秧歌表演了。

那場面,著實壯觀!

塞北地區娛樂專案少。

大家平日裡,就愛看紅火。

而且這邊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的喜歡扭秧歌。

若是哪位年輕女子、俊俏婆姨,不能參加生產隊裡的秧歌隊的話,那還是一件非常沒有面子、非常讓人傷心的事情哩!

這一次,來自著名的“米脂婆姨故里”的秧歌隊表演。

由於隊伍當中的那些婆姨女子,一個個都是俊俏靚麗的美女。

再加上十里鋪生產隊有錢。

李會計他們也捨得花錢,給這些秧歌隊置辦光鮮亮麗的行頭。

人靠衣裝馬靠鞍。

這些原本就長得俊的女子婆姨,穿上光鮮亮麗的表演服之後,她們便顯得愈發的迷人起來...

“喂,三旦,今天是啥日子啊?咋解這麼多扭秧歌的?”

“不知道啊,現在是三月初,2月2,龍抬頭;3月3,生軒轅?”

“蝦雞扯,三月三都沒幾個人害哈,是什麼日子。再說了,生軒轅...誰家會扭秧歌啊?”

“是啊,那我也感到奇怪呀,今天這隻秧歌隊,到底是幹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