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鋪飯店的擴建工程,順利完工。

在一個半月的施工期間,由於新建的住宿樓位於飯店的北面、一塊單獨平整出來的空地上。

而且在工地與飯店那棟小二樓之間。

簡騰還不惜成本的用幾塊巨大的篷布,將工地和飯店完全隔離開來。

[在這個時期,塑膠還沒有大範圍的得到普及應用。所以剛剛面市的彩條布,市場價格高的嚇人。]

這就使得整個施工期間,十里鋪生產隊的飯店,依舊可以正常對外營業。

並且因為簡騰想方設法把施工所引發的揚塵和噪音,降到了最低。

所以在一個半月的施工期間,十里鋪生產隊這個飯店的營業額,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等到新的住宿樓投入使用,十里鋪生產隊飯店裡前來住宿的旅客數量,立馬就迎來了一個非常可觀的增長。

而新增的、這些前來住宿的旅客。

他們的消費能力確實要比南來北往的拉煤車司機,高出太多太多。

畢竟,

這些常年跑在國道上的司機,他們都把在路邊店投宿、吃飯,當成了他們的日常。

因此這些拉煤車司機雖然說工資高,但常年累月的在外消費,他們都會給自己制定下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固定的標準:

住宿開銷,每天0.50.8元。

[國營招待所裡收費最低的大通鋪,是每個人一晚上3毛3。路邊的這種野店往往要稍微貴一些,但勝在停車方便,而且不用進城去繞道。]

司機們一日三餐的費用,一般不會超過8毛1元。

他們除非是遇到自己過生日、或者是和另外的司機朋友們,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值得慶祝,在這種情況下,拉煤車司機們才會豪橫一把、額外多消費一點。

而那些班車上的旅客,她們就不一樣了。

在這些旅客當中,消費低的和消費高的情況都有。

而且兩極分化嚴重:消費低的旅客,往往是那些農村裡出來的生產隊社員。

他們會花上3毛錢住大通鋪,會去飯店裡打一缸子免費的開水,然後就著他們拿出來的冷饅頭、煮雞蛋,就那麼應付一頓。

而另外那些拿著單位補貼出差的單位小領導、供銷科幹部們,還有城裡的單身女青年。

他們則會花上2塊錢,住那種安安全全又舒適的單間。

並且在吃飯的時候,

這些人都很捨得花錢,出手就是“省內通用糧票”或者是“全國通用糧票”。

往往這種在旅客中,只佔10%比例的人,他們對十里鋪生產隊飯店的利潤貢獻率,佔比卻是最大的。

或許這就是後世營銷課程裡,所說的經典的二八定律吧:往往那些只佔20%的優質客戶,能夠貢獻給一家企業,高達80%的純利潤。

就像後世超市搞活動:早上去排隊的那些大爺大媽,他們數量眾多。

但千萬不要指望這些人,能夠給超市帶來什麼利潤。

超市此舉純屬賠本賺吆喝,用他們來混個人氣而已

眼看著十里鋪生產飯店裡的純利潤越來越高。

這下子,對於簡騰心裡有疙瘩的李會計,才放棄了抓住機會,就會對簡騰反戈一擊的打算。

只不過他的心裡,始終對簡騰還是有點膈應.

這就是人性:面子大過天!

李會計對簡騰的施工方案服氣歸服氣,但他曾當眾掃了自己面子這件事情,一直都無法釋懷。

其實這是塞北的特色之一:等級森嚴,輩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