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陳曉端早早的,便坐著事先約好的偏三輪,趕往“省曲藝協會”大禮堂,去參加觀看文藝演出,和頒獎儀式去了。

而羅旋則和她兵分兩路,直奔蓉城市的二仙橋青蛙市場而去。

跑去看演出,再上臺領個獎。

然後和領導們,站在黑白相機面前“咔嚓咔嚓”的合個影?

大不了到了最後,再蹭上人家一頓飯。

這種事情,在羅旋的眼中,哪有跑到青蛙市場上去,賣回來一筆錢來得過癮!

因此,

羅旋這才讓陳曉端,獨自去參加頒獎儀式。

如果組委會允許的話,順手就把自己的那什麼獎盃、獎狀給一起拿回來,就行了。

不對!

下午還可以,去找曲藝協會的財務,把自己來時車票錢,給報了。

順便再把回去的車票錢,也給領上。

嗯,這個很重要!

都說二月裡來春光好。

可二月裡呢,滿市場都沒有蘑菇賣,偶爾山裡面或許靠近有溫泉的地方。

也是偶爾,才有幾朵蘑菇發芽。

在蓉城的這個二仙橋市場上,賣什麼東西的人都有。

但要說賣蘑菇的,那可是真的太難找到了。

這一次,

為了賣掉空間裡面的蘑菇,羅旋可算的是下了大本錢了:竟然還花了15塊3毛7分錢,去省供銷社的百貨大樓裡面,買了一個小小的煤油爐子。

至於說,

為什麼買一個煤油爐子,花的錢,還有零有整的?

那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所有的物價,都是經過計劃委,根據生產成本仔細核算出來的。

供銷社則只能按照計劃委、和物價委員會,制定出來的零售價格。

一分不能不多、一分也不敢少的,按照這個價格標準,去往外出售商品。

位於蓉城市南邊兒的,二仙橋這個青蛙市場規模,算是很大的。

而且據說,這還僅僅只是蓉城市裡,7,8個類似規模的青蛙市場中的一個而已。

尤其是其中有,一個叫荷花池市場的,那個規模才叫龐大!

在這個二仙橋青蛙市場上。

人流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畢竟,現在生產隊裡面的糧食,都比較困難。這就使得無數的社員們,紛紛湧入城市當中,來尋找活幹。

由於他們在省城裡面,沒有糧食供應關係。

所以,

這些湧入城市裡的民工們,就需要到這種青蛙市場上來,採買自己所需要的各種物資。

人一多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也就變得更為複雜起來。

因此在二仙橋青蛙市場上,只有想不到的,沒有看不到的。

各種形形色色的日常商品,在這裡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