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為有了道而高,淵因為有道而深,星辰因為它而執行...”

羅旋聽完,點頭道:“感謝姬老爺子的概述。但我今日來,並非是想求教於【大通混冥,深閎廣大不可為外,折毫剖芒不可為內,無環堵之宇,而生有無之間也】這段經義。”

“古者三皇,得道之統,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和陰陽,節四時,調五行,潤乎草木,浸乎金石。”

“父無喪子之憂,兄無哭弟之哀,盜賊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羅旋問姬續遠,“我且不說,古之三皇,他們打下偌大的地盤,究竟是靠‘德’,還是靠某把叫做‘德’的大砍刀,去搶的別人的地盤。”

“如今,也是盜賊不猖。”

羅旋盯著姬續遠問,“敢問前輩,這究竟是靠的‘德’做到的,還是靠的‘法’和‘窮’,才能達到了這種效果?”

“呃……”

博聞強記,為人又懂得圓滑變通的姬續遠,聽到羅旋這麼一問,不由語塞。

一時間怔在當場!

這個話題,若是深究下去的話,姬續遠估計自己也辯論不過羅旋。

德與法之爭,除非吹牛皮功夫頂尖;要不然就是太極功夫爐火純青,能夠把話題轉移掉。

否則,自古道家真還爭辯不過法家。

而且,羅旋提出來的東西,事關眼下、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敏感了!

姬續遠要是敢在這個議題上和羅旋糾纏的話,極有可能,自己會跌進羅旋挖好的巨坑之中...

——要是羅旋真是在挖坑的話。

不過,以姬續遠和羅旋的粗淺瞭解來看,羅旋到底有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給自己挖坑,真還有點說不準!

所以,

原本就打定主意夾緊尾巴做人的姬續遠,一時間真還不敢接羅旋的話題。

“不談這個,嗯,通玄真經乃是我道家四大典籍之一。”

華陽老道趕緊打圓場,“此經又喚作《文子》,其中奧義深不可測、所包含的大道何其廣大!道友,你可以去鑽研其餘部分,不必執著於此段...”

“老道你說什麼呢?”

羅旋扭頭看著華陽老道,開口問:“鑽研經義,哪有遇到不通之處,便繞道而行的道理?!

這就好比你若是肚子裡順暢,卻偏偏遇到喉嚨堵塞,你哪還吃得下後面的東西?

又如你小腸滯脹,嘴裡還在往肚子裡塞美食,也不怕脹死?

研究經文,一處不通,則百處都會出現紕漏。通則不痛、通則不痛,不將它捋順了,又怎麼能去研習其餘?哪有繞過去的道理?”

華陽老道一言,不由也呆立在當場。

其實華陽並不是不能與羅旋辯經。

而且華陽老道浸.淫道家學說數十年,自有把握,能將羅旋給說服。

但問題就在於:羅旋說的這個“法”,後面還扯上一個“窮”字,才造成了現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現象。

這讓華陽老道,怎麼敢和羅旋去深究此事?

事關重大。

稍不注意,華陽老命不保不說,恐怕連整個南華宮,都有滅頂之災!

因此,華陽老道這才使出了一招“乾坤大挪移”,想把這個話題繞過去。

“無量壽佛。”

“這位道友所言極是。華陽,你的修行不夠,就不要在此和稀泥、打馬虎眼,意圖擾人視聽了。”

一道蒼老的聲音,在大殿帷幕後響起,“這位小友,可移步來我靜室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