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豬圈是一個體力活。

這需要在豬圈的四個角,先用紅磚砌四根堅固的磚柱。至於小門上的柱子,那還得另外砌兩根磚柱。

能不能將水泥預製板固定住,就全得靠這些柱子了。

調石灰砂漿、砌磚,再用小推車把預製板拉到需要的地方,然後將它安裝上前...

這些都是很累人的事情。

原本用水泥砂漿會更牢固,只可惜水泥廠實在是太遠了, 整個江內地區,攏共才有兩家水泥廠。

要是自己用水泥來蓋房子、砌豬圈的話。

運輸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水泥廠是耗能大戶,這個時期,整個巴蜀省都沒多少電力供應。

因為水泥廠的數量稀少,所以賣出來的水泥價錢很貴。

而且還需要“指標”才能買的到。

好在紅星鄉就有幾家石灰窯,自己只不過是蓋一層、四面單磚的房子,用石灰也是能夠湊合一下的。

只要不蓋小二樓,

農村,甚至包括城裡面,現在還很少有人會蓋成24牆體。

12牆的好處就是成本低,但隔音、隔熱,還有抗震的效能不足。

反正自己也不是打算像那些老財主,一弄就是按照百年老宅的標準去蓋房子。

先湊合著再說吧!

生產隊裡蓋一座磚木結構的房子,已經很超前了。

超前一步是幸福;

超前太多了,青山醫院裡常住。

打定主意的羅旋蓋一會兒豬圈,就休息一下,順便去看看空間裡的莊稼。

現在玉米苗已經長到一人多高,玉米棒子上紅豔豔的毛須油亮、玉米杆粗壯。

上面還掛著不少一筷子多長的雙玉米棒。

羅旋撕開其中一根玉米棒子,只見裡面齊齊展展的排滿了正在上漿的玉米粒。

用手指甲一掐,玉米粒顆顆飽滿, 粒粒充盈。

看樣子,今年的玉米收成,絕對會很高。極有可能,空間裡的玉米產量, 會高到一個讓人吃驚的程度!

只是玉米比較多, 羅旋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麼經驗,所以估計不出來具體的產量。

那就只能到時候,玉米都收穫了再說吧。

看完玉米,羅旋返身再去看看稻穀。

由於空間裡的旱稻,種植的比較遲,所以現在才剛剛開始揚花。

估計要比空間外面的那些稻穀,要遲一些時間才能開始收割。

但生產隊裡的稻穀,社員們從過完年就開始著手準備育秧。

然後到成熟,前前後後要拖上7個來月,才能見到收穫。

而自己的空間裡面,僅僅只需要短短的10幾天、不到20來天,就可以收穫一茬稻穀!

一年,竟然可以收穫十幾茬的莊稼?!

這麼一算下來的話,以後空間裡種出來的糧食,自己哪能吃的完喲?

羅旋甚至都不敢想像:自己以後坐在高高的大米堆上,面對堆積如山的糧食,自己該怎麼去處理掉它才好?

現在空間裡面的稻穀,收穫的要比生產隊裡的稻穀遲幾天。

把時間錯開,其實這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