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讓人興奮。

一萬米左右的高空,飛機發生故障,即將墜毀,氧氣罩彈了出來。

愚者戴上,認為它存在的意義是讓自己活下去。

而智者察覺到了,只有吸入氧氣,才有膽量去接受死亡的事實。

“嘶——”

冰冷的空氣刺入肺腑,如同一柄利劍洞穿意識。

氧氣,刺激了麻木的神經,讓人從一具無意識的碳基聚合體重新變成活物。

如同程式啟動的機器,無意識的睜開惺忪的雙眼,起身,對著面前空白的牆面凝望。

眼前一片空白,腦海一片空白。

“叮咚咚~叮咚咚~叮鈴鈴鈴鈴鈴~”

恍惚間,耳邊迴盪起清脆的音樂,不斷激盪在腦海敲打神經。

鬧鐘的意義不在於喚醒沉睡的人們,而在於產生【習慣】。

驅使人們甦醒的並非外在的鬧鐘,而是因其產生的體內鬧鐘。

刷牙洗臉,看著鏡子中面容枯槁萎靡的眼鏡男,劉颯感覺自己面對的並非一條鮮活的生命,而是某臺機器中的麻木部件。

【麻木的習慣者】

“還真是貼切的評價……”

從小到大,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也不主動與人交往。

遇到煩惱與麻煩,永遠默默忍受,讓一切變得習慣。

不論是在初等學院,中等學院,還是高等學院,一直都保持著不上不下的狀態,平平無奇默默無聞的存在於眾人之間。

中庸,平凡,擅於忍耐,擅於適應,擅於習慣。

這就是劉颯,一個甘於平凡的上班族。

穿衣,整理,儀容,將門反鎖。

數不清的無形鬧鐘,讓劉颯產生了無數的【習慣】。

【習慣】是個好東西,它讓人不必費心思考,如同機器一般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每日枯燥的生活。

通勤路上,擁擠的地鐵,劉颯照常慣例的對著熒光屏,在無數短影片與營銷資訊中消磨時光,放空自己焦慮的思緒。

這就是現在的世界。

流量操縱下的娛樂早已弱智化。

大資料推送著量身定製的資訊封鎖網,如同厚實的蠶繭將人們的精神世界束縛。

所見之處,盡是有序重複深化刻板印象的資訊,麻痺著人們的焦慮感,將人們困於安逸的認知圈內宛若井底之蛙。

人們逐漸迷失在同質化的觀念中,失去了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