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這個星盤上的星圖就知道了。”

寧帆找到機器人拍攝的畫面,給出一個特寫。

“這星圖在夏國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只要看出來這些星星對應的星座和位置其實就可以看出來了。”

寧帆看向半兩金。

“你來說吧。”

“好。”

本身就是自己的專業,半兩金也沒有害羞,大方開口。

“古代,甚至現代,其實在現實中本來是不存在星座這種東西的。”

“都是人們在觀星的時候為了方便觀測才認為規定和劃分的似是而非的形狀。”

“很多星座在看的時候,沒有想象力是真的看不出來。”

“確實!”

寶友們無限贊同這句。

他們也看過不少星座的東西,只能說,確實是除了名字沒有什麼關係。

“也是因為星座這個特性,所以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後,大家發現,大家都有統一的觀測星星執行的規律。”

“怎麼看的?”

寶友們是真的疑惑。

他們之前看到過寧帆展示的星圖,精確程度和現在的星圖區別不大。

古代人可沒有望遠鏡能夠觀測到這麼精確的星空。

這怎麼做到的?

“定點觀測。”

半兩金知道相關知識,和寶友介紹道。

“在觀星臺上修建用來觀測星象的裝置,固定好觀測者的視角後只要觀測星辰移動的速度和時間就可以推斷出星象變化的情況。”

“絕了!”

寶友們雖然不太理解古人是怎麼想到這個方法的,可是這方法的確是真的最適合觀測星空的方法。

只要每天的時間和天氣固定,觀測這個沒有任何問題。

“就是位置?”

“他們會設定數個觀星臺,這些地方都有重兵把守,也是欽天監的重要人物值守,不會有問題。”

“明白了。”

寶友們默默點頭。

這些事情,不是半兩金和寧帆告訴他們,他們是不太可能知道的。

再看螢幕上,半兩金和寧帆已經開始研究起星盤上的圖案。

“你們看這個星座,在夏國是北斗七星,而在西方的星座中是大熊星座的尾星。”

“但是不管在夏國還是在西方星座中,北斗七星的第四星都是最黯淡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