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大師?這是怎麼回事?”

唐奇勝看到眼前的畫面也傻眼了。

他的見識能夠認出來這是土磚,可是封禪臺,怎麼會有這個東西,不應該是青石條麼?

“錯了。”

“封禪臺,本身就是祭祀泰山,厚土所在,怎麼可能只有山石沒有土。”

“宋真宗封禪本身就是一個彌天大謊。”

“土為中心,青石為階,以此封禪,這是完全遵循古法的手段,沒想到王旦居然還是這麼安排的。不容易。”

寧帆感慨完,和寶友們講述了這段歷史。

原來封禪這件事情,早在幾千年前就有皇帝認出只是個安慰性的事情。

甚至歷代帝王都給出過評價。

“勞民傷財,封禪作甚?”

“若聖主,不須封禪;若凡主,不應封禪。”

“崇虛名而受實害。”

如此種種後,歷朝歷代還想封禪的帝王都屬於個例。

況且宋真宗時候,宋朝已經羸弱不堪,還在這裡大搞封禪,未免有些別的心思。

“寶藏?”

寶友們真的是無心之說。

畢竟跟著寧帆太久了,看什麼都像是寶藏。

更不用說剛才寧帆自己說封禪的事情是個笑話,還有別的心思,想到寶藏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是國運。”

寧帆搖搖頭。

知道寶友們不能理解,重新道。

“封禪影響的是一國國運,非要解釋的話,就像是薛定諤的貓。”

“不封禪之前,誰也不能確定這個國家到底是不是好的,如果好,封禪後就會更好,風調雨順,國泰明暗,否則只會更差。”

“歷史上的幾次封禪都是如此,想要找到規律也很簡單。”

“這……”

寶友們聽到話都驚訝起來。

他們知道這個封禪,卻沒有想過去研究封禪的規律,沒想到寧帆居然連這都研究了。

只能說人與人的區別太大。

他們還在研究眼前的銅錢是不是真的,寧大師已經研究到封禪臺是不是真的。

“你們看。”

寧帆說話間已經在地上繪製出封禪臺的形狀。

“古代講究天圓地方,泰山本身在古代的地圖中都是以圓形山來表示的,以這裡為中心,配合地圖可看出,這裡的位置正好坐落在泰山的中心位置。”

“天圓地方,以這裡為基準祭祀天地最好。”

“王旦不愧是一代名相,哪怕是面子工程也做的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