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帆接過話題道。

“雖然幾個國家的史書記載有所不同,不過有一點還是很一致,在興平公主的嫁妝和陪葬器上數量沒有出現問題。”

“其中都提到銅鎏銀佛龕和綠釉枕頭這兩樣東西。”

“其中特別註明了銅鎏銀佛龕上面有西夏文標註的經文,而綠釉瓷枕也是有龍鳳紋路。”

說完看著眼前的東西淡淡道。

“這個佛龕外層鎏銀部分出現破損,有淡銀綠,恰好遮住了下層的鏨刻文字,所以不易發現,而一般人也不會想到佛龕內部還會有經文。”

“至於綠釉瓷枕,明顯的上京窯東西,這是遼代皇宮皇城內的一個小窯口,專門燒製精品瓷器,也都是御用之物。”

“單獨一個東西說明不了什麼,可是兩個東西放在一起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不是挖了興平公主的墓也只有另一種可能性了。”

寧帆說完,寶友們不顧剛剛的知識點,徑直詢問另一種可能性是什麼。

“挖了興平公主的盜墓賊的墓。”

這話不少觀眾還得反應兩秒,等回過神,理解了寧帆的意思全都笑得直不起腰來。

左右不還是挖了興平公主墓麼?

只不過是過不過中間人的區別,沒什麼太大區別。

寧帆繼續開口。

“不過這個也只是可能性,現實中不會存在的。”

“為什麼?”

寶友們有些懵圈,這個否定的也太快了一些吧?

唐奇勝替寧帆補充道。

“你們沒有下去拿過東西,不瞭解也正常。”

“盜墓賊講究的是多拿多佔,體積小變現快的東西。”

“尤其是玉器、瓷器這類東西不好攜帶,價格也波動比較明顯,都不會列入第一批要拿的東西。”

“以前有一夥盜墓賊挖了一個漢代的皇陵,看到裡面有金縷玉衣,竟然把金絲抽走,只留下一地玉片。”

“你們這麼想就明白盜墓的人是什麼想法了。”

唐奇勝說完重新看向螢幕。

“如果不是有裝載工具,一般不會帶走大量的金屬器物,可是這些裡面不止有金屬器物,連瓷枕這種東西都有。”

“說明不太是古代的盜墓分子,而這些東西的出土痕跡比較新。”

“寧大師應該也是看了這個才確認這些是直接出土的。”

“沒錯。”

唐奇勝說完就聽到寧帆的聲音悠悠響起。

“和剛燒製出來的東西有賊光一樣,剛出土的東西上面也有一層土沁色,灰濛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