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好角度,塗膠水,拼接,粘好了就好。”

“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麼?”

“修復文物不會,立體拼圖總是會的吧?一個道理。”

寧帆解釋一句,直播間寶友們忍住罵孃的衝動,看向螢幕。

他們問的是這個嗎?

他們是想問寧帆到底是用什麼東西把這個玩意粘起來的!

石頭!

這佛像是石頭做的!

不是金屬、木頭、塑膠這種比較方便粘合的東西。

而是整個文物界都不知道用什麼好材料粘合,只能用環氧樹脂進行固定,事後再打磨掉多餘的部分。

有些重要和重量大的物件甚至要在器物裡面預先打洞埋入鋼筋再進行連線粘連。

就是為了避免石頭修復粘連不牢固後期造成二次損傷。

他們可從沒見過寧帆這麼舉重若輕的修復方式。

明明沒有看到有什麼操作,居然就將兩個石頭部件粘住。

而且這才多久?十分鐘都不到,居然已經粘好了。

擺動都沒有任何晃動痕跡。

他們雖然沒有什麼實踐經驗可是眼神還是很好的,幾乎可以確定這個東西粘的很牢固。

不輸給他們用傳統方法修復和粘連的石頭。

這才這麼激動。

北大學考古寶友快速給直播間其他人解釋一遍,加入了詢問寧帆是怎麼做到的大軍。

“這個膠水,絕對不是一般的膠水!”

“我覺得是不是寧大師弄來的三號膠水?”

三號膠水名字出來,眾人都有一點印象,這是在兵馬俑修復時候那對院士夫妻用來修復兵馬俑斷指的。

不過當時為了修復效果,沒有采用膠水黏連,而是要進行高溫重新加固陶指的手法,所以忽略了。

現在寶友們重新提起,全部印象深刻。

看著寧帆手中的白水一樣的東西,忍不住嚥下口水。

“難道這個就是寧大師從博物館那邊弄來的三號膠水?”

“他早都算好有這麼一場事情,所以提前要了一瓶預備著的?”

“剛剛調配,其實就是為了讓三號膠水能夠使用?”

看到這條訊息,寶友們都覺得有點道理。

畢竟寧帆自己的掐算和修復實力都在這邊擺著,要是寧帆真的做這個事情,還是可以成功的。

可是話音剛落,就看到直播間內有人反駁。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