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友這一看就是沒有去過大古玩城的。”

直播間內,有人回答一句,說出答案。

“青銅器是造假重災區,可是別的那幾個也不見得有什麼好的。”

“金銀器雖然材料造假少,可是在重量還有價格上面可就很值得說道了。”

“瓷器……”

寶友看到這兩個字都不知道怎麼說。

“這東西,市場上假的太多,都要假成篩子了,沒確鑿的,根本沒人幹下手瓷器。”

“至於書畫,造假工藝更是成熟到不行,尤其是之前的官仿官,根本是以假亂真的技術。”

“《蘭亭集序》知道吧?書聖王羲之的大作!”

“當年李世民得到這幅字帖如痴如狂,愛不釋手,可是又擔心這麼看把真品看壞了,就找人用雙勾臨摹法寫了神龍版《蘭亭集序》。”

“這一版本《蘭亭集序》,用的是當時的紙墨,又在歷史上染了多年風霜,流傳後世幾乎沒人看出來是當時的仿本。”

“不少人真的當成了真的王羲之手書。”

眾人聽著話直點頭。

這種小奇聞佚事他們這些獨行俠還真不知道。

寧帆看著故事講完,也開口。

“古玩鑑定中,最難鑑定的就是這些古仿古。”

“尤其是用了當年的材料的。”

“早些年的時候,官方都鑑定錯了元代的一個花瓶。”

“那個本來應該是元代的東西,可是因為造型、紋路、發掘地還有下面的款識都和歷史記載的宋代的瓶子相似,所以就以為這個東西是宋代的淨瓶。”

“可是後來因為意外,做了碳十四測量,才發現這個瓶子的年代對不上,最後查明是官仿官的東西。”

“所以瓷器、書畫、這都是古玩交易市場上的硬骨頭。”

“很懂的人都不敢下手。”

“所以你們看到一般的攤位上,根本不會有這些東西。”

“就算有,也是一兩件放在那邊等個人傻錢多的過來買。”

眾人聽到寧帆這麼說完,都有些明白過來。

這時候兩人也停下來,盯著一個攤位不知道在嘀咕什麼。

寧帆湊近,聽到了兩人談話。

“哥,我看這地方,別人都不買,全在看,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可知道專門有人就是為了騙人才擺的攤位,我們是不是遇上這種了?”

“我可是瞞著那口子把家裡所有錢拿出來的,你不能害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