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友們知道寧帆的厲害,只是還有些沒回過神。

換一個人可真沒這個膽子敢和院士說修復方法錯了。

彈幕驟然一空,好半天,才有一串喊六的和直呼牛皮的彈幕刷過。

修復現場,蔣鴻光已經皮笑肉不笑在一旁坐立不安起來。

人是他帶來的。

說錯話他是要負責任的。

這還不是一般的場合,是兩個院士在場!

院士!

這可是院士!

全夏國也不到兩千人的存在!

分散到各個領域,單領域的院士都不超過二十人。

眼前這兩位基本是考古界漢唐研究所的天花板人物了,要是她們真的生氣,自己這個小小的兵馬俑博物館的人根本說不上話。

事實上也不用他說什麼,現場的博士後和博士生們已經激動了。

“這位同學,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老師說的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你作為學生,雖然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可求學期間更應該謙虛好學,多聽聽……”

“我知道。”

寧帆看一眼說話人,微微頷首。

“先思再查,先學後寫,先驗再證,實驗和研究的過程,我還是清楚的。”

“你們用的三號膠水應該是從科學院航空航天所拿來的那種膠水,用了……這些材料。”

“修復的方法是從漢墓的帛書中發現的。”

“用的方法記錄在古陶修復捲上。”

“你們用的這些方法,應該都是在這個基礎上調整時長來做實驗的。”

“建模,用曲線擬合最佳的函式,求出燒製凝固和膠水失效的最佳時間。”

“沒錯吧?”

寧帆說完話,現場眾人都愣住了。

他們沒想到寧帆居然直接說出來修復的原理。

“那你還這麼說?”

說話人有些詫異。

他一開始以為寧帆只是不懂事的研究生,有大佬照拂才跟過來學習一二。

可現在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寧帆懂的好像比他們還要多一些。

起碼那個帛書,他們都不知道,都是兩位老師說的。

袁鹿和晚明月聽到這話也看向寧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