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二叔你什麼時候進的墓?(第1/3頁)
章節報錯
眼看著磚頭落地,就在剛剛打孔的地方不到二十米的距離。
眾人都忍不住詢問寧帆是不是要重新扔一次。
這麼嚴謹的挖掘行為,就這麼草率的用扔磚頭來做,合適麼?
“寶友,你們不懂,這個叫拋磚引玉。”
“扔出去的是磚頭,吸引到的是西周的高古玉。”
“……”
眾人聽著話只覺得離譜。
頭一次聽說拋磚引玉還能這麼解釋的。
可是看寧帆的樣子似乎說的和真的一樣,都有些傻眼。
“寧大師,您認真的麼?”
“為什麼不是真的?”
“方法離譜不代表我看的位置離譜吧?”
寧帆反問一句,直播間眾人說不出一句話來。
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只是他們先入為主,沒有想到這一層。
寧帆也不和他們多說,拿起一根探鏟,沿著孔洞在地上橫豎划動。
只幾下就出現一個四四方方的形狀。
“這是……”
直播間眾人看的不太清楚,現場人卻看得真切,這個好像有點眼熟!
“墓室形狀。”
寧帆鏟子尖落下,恰好落在甬道中間一點。
“雙甬道墓室的佈局就是這樣,這裡就是剛剛在甬道中間打的孔。”
“你們站在山上,看不透這座墓室的形狀自然很正常。”
“可是如果根據古代的葬制,很輕鬆就可以推算出雙甬道墓室的結構和佈置來。”
“古人認為墓室是人死後活動的場所,所以根據生前的生活,身後也要有這些佈置。”
“迴廊、主客房、茶室、書房、各類用品陳列室,全部備齊全。”
“只不過在墓室中不是這個叫法。”
“甬道、主墓室、耳房、車馬、茶具、服裝、文件庫……”
“在本世紀初期挖掘的海昏侯墓就完整的呈現了這些墓室結構,而再往上的王陵帝陵也基本是這個規制。”
“只不過在秦漢之前沒有典籍流傳,只有秦漢之後才有明確的根據身份來規定墓葬規格的文字。”
“公侯一百方步,一品九十方步,此後逐級遞減,到庶人方二十步。”
“這就是古代墓制的規定,從甬道厚度和朝向就可以確認墓室的情況了。”
眾人聽著話都只覺得厲害,唯獨城隍尋古哥默默開口。
“寧大師,我覺得有點問題吧?”
“這段文字脫胎於《周禮》,此後歷經數代,一直到明清還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