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夏國失傳書籍,消失的永樂大典(第1/3頁)
章節報錯
“還是挺多的。”
寧帆停了幾秒,說出一大串書名。
“《青囊書》《連山》《歸藏》《推背圖》《太平要術》《永樂大典》《魯班書》……”
洋洋灑灑,不到一分鐘竟然足足念出了二十幾本書。
直播間眾人聽著名字一片譁然。
“我去!還真的有寧大師都沒看過的書啊?”
“這……這些書我有些連名字都沒聽過,太慚愧了,果然寧大師太高階了。”
“有一說一,這些書要是都看過,那就不是人了!”
之前的姑蘇檔案館寶友重新出現在直播間,一出來就是這麼一句。
“哎,兄弟你怎麼罵人呢?”
直播間觀眾看到這句忍不住叫起來。
檔案館寶友連忙解釋。
“我這真不是罵人,而是我恰好聽過這些書的名頭。”
“《青囊書》是華佗當年行醫的手冊,記錄了華佗畢生的醫學思想和藥方案例,只可惜失傳了九成九。”
“《連山》《歸藏》一般是連在一起說的,相傳是記錄了先天八卦用來推演萬事萬物的變化的。”
“《周禮》中記載過這兩本書,不過在當時記載的時候就已經失傳,據說是因為太過逆天,天不容,所以被毀了。”
“《推背圖》大家都清楚,相傳是唐代李淳風、袁天罡寫的一本命書,精準預言了夏國未來幾千年的變化,可惜也早都有無數版本,流傳至今的都刪改無數遍,可信度很低。”
“後面的那幾本基本也是一樣的,都是在失傳和瀕臨失傳之間搖擺的存在。”
“唯獨不確定的就是中間的一套書。”
檔案館寶友話音落下,直播間眾人都好奇起來。
剛剛的解釋都說的很清楚,這些書不是都是基本都失傳或者消失在歷史中了麼?難道還有什麼書有例外?
這次寧帆沒有讓寶友多等,自己開口說出答案。
“是《永樂大典》。”
“這是當年朱棣命令解縉和姚廣孝等人主編的一本集合了明代及之前所有能夠找到的書籍集合而成的一本類書。”
“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夏國流傳了幾千年的知識在其中,全書共計兩萬卷,近四億字。”
“從開始到結束,共有三千人編纂,耗時五年。”
“最早完成的時候是放在石頭城的明皇宮,而等到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天都城的時候,將正本帶到了天都城,又在石頭城留下了一套謄抄本。”
“光是謄抄就耗費一年時間,足以看出《永樂大典》的內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