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區別。”

薛真發出訊息解釋道。

“甲骨文雖然是一個詞,但是說的是三種東西。”

“甲一般指的是龜甲,而骨是牛肩胛骨,文才是文字。”

“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甲骨文,不過因為大多數甲骨文都是用作占卜,所以又叫做甲骨卜辭。”

“現在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甲骨文代表著三個東西,只以為是這個文字。”

“這其實是錯誤的認知。”

“目前現存的甲古文主要分為兩類,用於占卜和用於記錄資訊的。”

“眼前這個沒有灼燒痕跡,其實就是用來記錄資訊的。”

這種往往要比占卜的更加有紀念意義。

薛真說完,直播間觀眾都有些不太明白,為什麼這個會更有紀念意義。

“不都是甲古文麼?”

薛真微笑著看向螢幕解釋。

“因為古代占卜是常態化事情,而用甲骨記載則是比較少見的。”

“只有比較重要的事情才會用到甲骨。”

“一般的事情都是用毛筆記錄的。”

毛筆?

聽到這個詞直播間觀眾都傻眼了。

商周怎麼會有毛筆這種東西?不是從秦朝蒙恬之後才有毛筆的嗎?

看到這個問題,唐奇勝搖搖頭解釋起來。

“其實這個是你們理解錯了。”

“秦代蒙恬只是改良了毛筆的技術,實際上毛筆在上古時期就有使用過。”

“現在在一些人類文明前的壁畫中都可以看到毛筆存在的痕跡。”

“一些壁畫上明顯可以看出字元和形象處有筆鋒的存在。”

“而毛筆的筆鋒與一般的刻畫出來的形狀不一樣,這個可以輕鬆辨別的。”

“根據商周的一些典籍也可以看出商代開始就是用毛筆做記錄。”

“只不過從承載毛筆字的載體在實踐中流逝下無法儲存,這才有了這個結果。”

“至於剛剛拿出來的這個,其實嚴格來說應該叫做商代刻文龜甲。”

聽了唐奇勝的話,直播間眾人恍然大悟,再看螢幕上的東西,果然是大半塊龜腹甲形狀。

“那,薛教授看出什麼來了?”

寶友們詢問著,就聽到薛真的聲音。

“這裡面有幾個文字好像還是第一次出現,我正在辨識,有點困難。”

“老徐你也看看?”

徐葉勉聽到訊息回了句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