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秦始皇獵碣出世,這就是原因(第1/3頁)
章節報錯
“為什麼不能出現歐陽修的章子?”
寧帆反問一句後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在他們的認識裡,歐陽修不是一個文學家麼?怎麼還會有收藏金石的愛好。
“寶友,這就是你們認識淺了。”
北大學考古寶友主動開口。
“歐陽修在北宋也是一代奇人,官至參知政事,諡號文忠;文采無雙,後世尊稱大家;主修《唐史》,順便編輯了《五代史》。”
“而他最牛的地方還是根據記載,考證,整理了西周到唐代的數千件文物,寫下了《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是夏國最早的金石學著作。”
“在歐陽修做研究的時候,喜歡金石文化的李清照都還沒有出生呢!”
“原來是這樣!”
直播間觀眾聽到這話忍不住感慨起來。
這種事情他們作為不太瞭解的人可真的是兩眼摸黑完全不懂。
聽到北大考古寶友說完總算是有了全面的認識。
“另外,你們好好查查文正的諡號是什麼意思。”
“歐陽修能有這個諡號,不簡單的。”
“諡號不就是死了之後的封號麼,還有什麼特殊的?”
大多數寶友都有些不理解。
“寶友,那可太不一樣了!”
“哦?看來你很懂了?”
北大學考古寶友剛開始嘚瑟就看到螢幕上出現唐奇勝的話。
“看來你的歷史學功底很紮實。”
“畢業的時候我多多照顧你一下?”
北大學考古的寶友看到這話臉色煞白一片。
他可太清楚唐奇勝親自考核的恐怖了,光說考試都是鐵手唐教授,十個掛三個。
這在北大都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要是畢業被重點照顧,他絕對不用想畢業的事情了。
苦著臉認錯道歉。
“唐教授,我錯了!我這就說!”
說完認真科普起來。
“其實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世根據功過給的一個評定,始於西周,一般都是皇帝和諸侯大臣才會有諡號。”
“根據《逸周書·諡法解》中的解釋來看,經緯天地曰文,內外賓服曰正。”
“文正就是文官中最高等級的諡號,是當時所有文官至高的追求。”
“從有諡號以來,整個夏國曆史上得到文正評價的人也不過寥寥二十人。”
“平均算下來的話,大概一百年才能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