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就要看關聯的畫面來猜測和推斷。”

“比如這幅畫前面還有一群人在獵鹿的畫面,而火堆上還有一頭鹿。”

“那我們就可以認為這是古人在記錄他們狩獵及狩獵成功回來後的慶祝畫面。”

“如果再後面還有人圍繞著出生的孩子或者一群持武器的軍隊,那或許又是另一個意思。”

“但是文字就不一樣。”

唐奇勝說完,眼睛上反射出光芒。

“文字可以清晰的傳遞出事情的始末,甚至擁有比影象更加豐富的資訊。”

“比如還是剛才的畫面,只需要狩獲吉慶,四個字就可以說的很明白。”

“所以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有一項重要的進化依據門檻就是發明了文字。”

“這是比符號更加先進的一種資訊傳遞方式。”

“只需要幾個字就可以傳遞更多的資訊。”

那這個陶文?

寶友們還是有些不理解。

“早期的文字不可能做到包含這麼多資訊,只是和符號一樣起到了標記的作用。”

“之前我們一直按照文字的方向去理解這些陶文,並沒有想過是標記的層面。”

“剛剛寧大師提醒才反應過來還有這個可能性。”

“這才感慨寧大師提醒的好。”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寧帆不以為然擺擺手。

“這只是思維慣性,你們只要跳出固有思維也可以想到。”

“可就算想到,這些文字元號也認不出來,一樣的。”

唐奇勝、徐葉勉和薛真三人全都有些無奈。

他們作為夏國最頂尖的一批文字學專家。

面對這個南詔國陶文完全沒有下手的地方,就算是寧帆點出這些符號,他們也需要長時間去對照破解才行。

在聽到寧帆知道這些符號的意思後全都只想聽聽寧帆的見解。

“山洞葬人,頭耳入罐。”

寧帆說完,整個直播間都愣住。

“寧大師,就這樣嗎?真的準確麼?”

寶友們看著罐子都有些遲疑。

他們雖然不認識陶文,可是認識字數啊。

“這罐子上的符號可不是八個,寧大師您這也太概括了點吧?”

寧帆看著評論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