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直播間都陷入詭異的安靜中。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兩個醜東西居然是丘行恭的鎮墓獸。

這也太魔幻了吧?

丘行恭給李世民陪葬守墓,自己還做了兩個鎮墓獸給自己鎮墓?

套娃呢啊?

“這有什麼魔幻的?”

寧帆看著彈幕微微搖頭。

“鎮墓獸本身就是這麼用的,況且,丘行恭這兩尊也不是他自己要用的。”

“嗯?”

眾人聽著話更加不理解。

這個東西還有不是自己要用的?

“這是李治看丘行恭陪葬墓前沒有東西,特意賞賜的。”

“只不過因為神道石獸在前,而丘行恭又是陪葬皇陵不能做太大的鎮墓獸,這才讓人燒造了一對小的。”

“如果你們看唐史就會發現,在李治的傳記中有單獨說過這段事情。”

“《舊唐書》卷四高宗上這一卷中,就記載了李治七次前往昭陵拜謁的事情,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行為。”

“庚寅,葬太宗於昭陵。”

“永徽元年,五月丁未,吐火羅遣使獻大鳥如駝,食銅鐵,上遣獻於昭陵。”

“九月癸卯,右驍衛郎將高侃執車鼻可汗詣闕,獻於社廟及昭陵。”

“五年,七月辛巳,發京師謁昭陵。”

……

“可以看出,李治對昭陵的事情很上心,當然,這裡面沒有記載過這個鎮墓獸。”

“畢竟王朝傳記,這種不入流的小事肯定不可能提到。”

“留下這個記載的是當時的奉常寺卿。”

“龍朔二年,李治改太常寺為奉常寺並規定了一系列的祭祀要求,時任奉常寺卿源直心寫給兒子源乾曜寫的一封信中就有這段內容。”

“陛下讓我給丘行恭將軍準備一對鎮墓獸,此事你去辦理,務必要快。”

“種種證據,結合史料,這很容易看出來這對鎮墓獸就是丘行恭的。”

“而且唐代已經不是戰國那麼想象力獨特了。”

“鎮墓獸的造型沒有那麼奇怪,基本都開始用一些後世耳熟能詳的神獸形象。”

“可是尷尬的點在於,丘行恭的鎮墓獸本身是昭陵的一部分,可又只是個陪葬的大臣,如果用神獸,禮制不合。”

“最後兩人才商議用了這個形狀,算是繼續化用了丘行恭和颯露紫的形象。”

“丘行恭是人面,颯露紫改成虎頭,頭上的獨角是弓箭造型。”

“這在信件內容中都有體現,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源直心的資料中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