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以,畢竟好的演員也可以為我們電影提供新鮮的血液啊。”有人舉手同意,表示跟了。

其他導演也紛紛點頭,他們都比較贊同,但幾個演員代表卻沒有說話。

李長安並不在意,而是繼續道:“第二個計劃,合作。”

“優秀的劇本有,但要善於發現,除了徵集優秀的劇本,編劇之外,我們要和網文公司合作,他們手中也有很好的劇本。”

是的,改編,這一直是個趨勢,但前提是,劇本選好,演員選好。

有些是不合適改編的。

當然,如果是九龍拉棺的話,只要作者親自出演,就是九個毛毛蟲拉棺李長安表示自己也願意看。

好的劇本是有的,但有時候改編太厲害,很多編劇都是對一知半解,然後就動手改編,結果弄得四不像。

這個合作的專案,自然也被同意了,不得不說李長安這兩個建議確實有點東西,這些是他們之前沒注意到的。

“至於今年的電影,我這裡有幾個專案,你們看看有人接嗎?”李長安說著往桌子上放了幾個檔案。

第一份是個素材,講的是一個真實事件,一個小商人偷從國外買藥回來救治病人,然後被抓的事。

素材即便是冰冷無情,但字裡行間還是讓人隱隱作痛,尤其是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更是震驚。

“李,李會長,這件事是真的?”有個模樣頗為年輕的導演,他很有興趣的樣子。

李長安點了點頭:“如何,你有沒有興趣深挖一下?”

那個青年導演點了點頭:“我覺得這個如果拍好了,會是一部好作品。”

李長安心想那是自然,這可是《我不是藥神》的原版劇情哦。

“我們沒興趣,這樣的題材註定不能票房大賣。”幾個中年導演搖了搖頭,在他們固有的認知下,這類片子算是文藝篇,但不賺錢。

李長安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指向了下一個素材:“在魔都,有一個四行倉庫,那是抗戰時期的故事,這裡是材料,有有興趣的嗎?”

現如今,真正大賣的抗戰類電影,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為了完成任務。

當然,大賣的抗戰類電視劇不少。

不過還是有不被重視的導演表示願意一試。

“下一個題材,動漫。”

“大夏傳統類動漫。”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這次素材是民間典故,對導演底蘊要求很高,不出意外,有幾個有底蘊的導演都沒接。

東西說完了,會也散了,大多數導演表示失望,李長安給出的片子素材,要麼就是文藝片子,要麼就是抗戰類,傳統類,這些之前都不掙錢,他們都試過了。

沒必要跟他混。

“我看啊,他就是想讓我們試錯,賠錢,咱們還是自己立專案吧。”幾個導演回去給製片人這般說道。

涉及到他們自己錢的事,都鬼精鬼精的。

而李長安今天拿出的東西,都有代表性,人民大眾的困苦,主旋律的抗戰,大夏傳統文化動漫的復興。

這在未來都是註定爆火的題材,可惜,敢嘗試的人太少。

但有人嘗試就夠了,他要做的就是引導這種趨勢。

還是那句話,他沒辦法也不能大改,只能涓涓細流一步步來,否則他直接提議:限制明星片酬最高標準,把明星片酬按票房比例分成。

這就一了百了了。

但這也就想想而已,暫時還真不能這麼做。

………

(七天後三支一扶考試,緊張,憔悴,各位請多多擔待,磕頭道歉,抱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