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網際網路這一套,顯然是行不通的,那不是用的東西,是看的東西,垃圾的電影就算白看,那也會讓人不舒服的罵娘。

就像是別人白白請你吃翔一般,感官的東西,不好就是不好。

然後第三天,子彈蟻公司的票房又開始了回升。

優質的影評,也是陸續出現。

墳頭蹦迪:“我來說說這次的《唐人街探案》吧,怎麼說呢,這部劇有著鮮明的喜劇元素,但懸疑方面的營造也很成功,而且李導開創的這種戲劇也很有意思。”

“這個片子主打喜劇探案風,這在近年來的電影題材中算是一道清風了。想必不用我多說大家也已心知肚明,近年來的我們的影市都被哪幾種題材的影片佔據著。”

“無外乎下面幾種:純or蠢喜劇、純or蠢青春片、純or蠢愛情片、動作題材(靠動作戲主抗)、冒險奇幻題材(靠特效主抗)……”

但無論是靠賣純或是賣蠢吸引觀眾,還是靠賣力氣賣特效來吸引觀眾,你會發現在以上這些電影中,靠腦子和智商來吸引觀眾的片子簡直少之又少。

之所以說前面這一大段,是想說明《唐人街探案》這部片子在喜劇和用腦(也就是案件和懸念的設定)方面確實結合得相當成功。

加入喜劇元素,不用說了,明顯為了商業考慮。俗話說得好,不想要票房的導演不是好演員。本片強烈的喜劇特色,以及選在賀歲檔這個檔期,已經足以看出李導的票房野心。

但李導又明顯不想像市面上其他單純喜劇片一樣,靠拼湊幾個段子、或出賣一下全體主創人員的智商等方式來博取票房。

因此獨闢蹊徑,大膽選擇了喜劇+探案這一對如今觀眾來說已算是相當新鮮的題材,使本片不僅顯得別緻,也讓“吃膩歪”了的觀眾感受到一絲清爽。

光這種嘗試的勇氣已經值得肯定了。

然而李導對自己的要求卻絕不僅僅是“嘗試”而已。這從李導在片中的場景排程、案件設定、劇情銜接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他的誠意:

本片絕非是把探案當做吸引人的噱頭而已。這個片子在我看來,幾乎每一個情節、線索、懸念,無疑都經過了相當慎重和反覆的思索考量,儘量做到了邏輯嚴密、無低階錯誤、無明顯漏洞。

這是市面上某些把計謀和策略完全當做兒戲、所謂的佈局設定永遠像在強姦觀眾智商的電影所無法比擬的。

就說這麼多,未來喜劇加懸疑,或許會是新的方向,李導沒有糊弄我們!”

.........

人在曹縣,剛下飛船:

救命,簡直要被救贖了好吧,看完這部電影,我想了我鄰居家的妹妹:

我愛你,所以我不去吻你。我愛你,所以我對你冷言冷語。我愛你,所以我要你離開我,過你自己的生活。我愛你,所以我選擇默默地保護著你。保護,是我愛你的方式。

這其實就是里昂對瑪蒂爾的愛。魚對飛鳥的愛,無法擱置。只有選擇這樣的方式去愛。愛得隱忍,愛得傷痛。

一個殺手不該太善良,不可以在乎一個人。里昂不是一個好殺手。

常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里昂不論走到哪裡都要帶著那盆綠蘿,為什麼在最後的危機時刻,他仍不忘囑咐瑪蒂爾照顧一盆植物。

一盆植物,有何稀奇。綠蘿,就是里昂不是一個好殺手的最好證據。綠蘿,代表著弱者,代表著需要保護和照顧的人,代表著里昂曾經無法保護的愛情。

其實,里昂很想去愛一個人,保護她,照顧她,呵護她。如果那個人不出現,那就只好用一盆綠蘿來填補這段空虛。瑪蒂爾正宛如那盆生機盎然的綠蘿,填補他受過傷的心。

這世上,有沒有那麼一個人,可以像里昂一樣,為你敞開一扇門,可以給你一個避風港。有沒有那麼一個人,可以那樣深邃和隱忍的愛著你,默默地保護著你,忍受你的倔強,愛你卻又拒絕你。

哎,寫完我又想去談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