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格朗村就來了一堆媒體記者,而作為村裡cbd廣場的大戲臺也被張羅起來,甚至還加上了英文:

wele our friends to donate, thank you for your——慷慨解囊。

好吧,最後的慷慨解囊實在是不好翻譯,只能懟個漢語拼音。

“該死, 來的媒體怎麼這麼多?”

“怎麼還有其他的外國媒體.......”

帕裡西一行人心裡滿滿的都是吐槽,這下好了,不多捐點都下不來臺。

好在洛杉磯的公司已經做出了應對方案,只要吃下子彈蟻公司,那麼一切損失都可以挽回。

所以最後一行人被記者的鏡頭懟著,捐款了整整五百萬米金!

當然不是一個人,是十多個人一起的, 再多就到人家底線了。但是這也還行,五百萬米金相當於三千多萬大夏幣, 足夠幫助格朗村和周邊了。

當然,人家來都來了,李長安還是讓人家看著劇組拍了一段戲。

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李長安是李長壽,他是來幫他堂弟的。

在拍攝之前,李長安照例給大家講了一點小知識。

只見他從武器箱子裡面取出來一個駁殼槍,然後道:“我手裡現在拿的這支槍,是全國人民都熟悉一隻手槍,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駁殼槍。”

“在這個駁殼槍上面,承載著我們大夏近代以來各方面的歷史,尤其是戰爭史,軍事史。”

“包括大夏人民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歷史。”

“恢弘的歷史, 它都承載著,因此在我們過去的電影裡,這是出鏡率最高的一個。”

“我手裡現在拿的這個呢,可以叫做d國毛瑟1896 7.63毫米的自動手槍。”

“這個槍是固定的10發彈倉………”

“我們大夏也算是毛瑟駁殼槍的最大進口國。”

“那時候我們對他們稱呼的各種名字,其實跟我們文化有很大關係。”

“比如, 盒子槍,王八蓋子………”

…………

“好了,科普完畢,準備拍攝。”李長安拍了拍手,把模擬的槍扔到了箱子裡。

這些槍其實都是從軍事博物館按照原型,一比一的重量,樣式還原的,就差塞子彈的那種。

而每次李長安拍戲前講點小知識,小東西其實大家都愛聽,畢竟他們拍的就是抗戰電視劇,瞭解的越多,到時候會更加投入。

而今天拍的那一段是很燃的一段:《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1集的畫面,祭旗坡,阿譯領著大傢伙唱日語歌,讓對方投降的畫面。

看著一群人在那裡嘶吼,跟個傻二憨似的,以及後面的戰鬥,帕裡西一行人眼皮都猛地一跳。

乖乖,這麼拍的嗎?

其中有個畫面是機槍手被炸開,一般來說是提前商量好, 然後到時候劇組引爆,那人藉機自己往戰壕後退。

但這樣看著太假了,所以一行人商量後,他們的決定是,炸的同時後撤!

這個很危險,因為爆炸即使是有軍隊的這邊在控制,那也不敢保證不炸到人,即使用的道具威力再小,再不如真的炸點,但那也是爆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