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強國十策
章節報錯
郭嘉一開口,全場頓時直接安靜了下來,就連宋安都不由來了精神,嘴角微微升起一絲笑容來。
對於姬塵心的請求,宋安心中其實很大程度也是不想出兵的,以大夏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是參與到東倉內鬥當中,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是讓宋安完全坐山觀虎鬥,宋安又做不到。
現在郭嘉一句話直接點在了題上,大夏目前最要緊的事情並不是商量要不要插手東倉之事,而是先考慮將自身強大起來。
拿下天國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到時候大夏的疆土也將恢復到最鼎盛時期的四十九州,當四十九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候可操作的空間就變的多了,到時候他這邊的軍隊還可以進一步擴張,他之前帶回來的三種特殊種子,也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耕種。
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依靠三種種子的糧食產量,大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元氣。
不為別的,光是三種種子幾乎是尋常作物產量的三倍,就可以讓大夏迅速恢復生態。
而關於這三種特殊種子,四國還完全不知道,只要宋安抓住這股時間差,就能打四國一個措手不及,只要他在全國範圍內收穫一批種子,不僅能夠解決當前因為戰亂產生的危機,還能解決大夏半年的糧草問題。
“奉孝說的有幾分道理,可以說說看!”郭嘉將問題的矛盾點引到國內之後,宋安第一開口了。
見宋安開口,郭嘉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是放了下來,看來他確實沒有猜錯,宋安不僅不想現在這個時候出兵東倉,宋安需要的還是一個正當的理由,不然姬塵心都親自來信了,沒有個正當理由還真不好交差。
“陛下,大夏連連征戰,戰火從北方三州一直燒到最南邊,再加上之前的天災,我最近初步的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一千萬人現在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三百多萬人現在還在地面上逃荒,連飯都吃不飽,雖然國內的戰爭基本上結束了,但是我們的任務還遠遠沒有結束!”郭嘉臉色低沉,他這些天也沒有光閒著,除了在研究萬物鼎之外,還將大夏目前的情況做了一個基本的調查。
不查不要緊,但是這一查,將他都震驚了。
雖然他們接連打了勝仗,但是百姓的生活不僅沒有變好,反而變的比之前更加糟糕了。
之前的日子雖然難過,但還不至於餓肚子,只要他們肯賣力氣,不管是在城裡還是鄉下,混口飯吃還是可以,隨著這些日子的連連征戰,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連口飯都吃不上的大有人在。
像澤州這種原本便貧窮落後的地方,一旦遭受什麼危機,那是一點抵抗能力都沒有的。
即便有朝廷插手澤州的地方官府了,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改變澤州的狀況,也是一項艱鉅無比的任務,不為別的,澤州的自然條件實在太差了。
“之前因為南方戰亂,數百萬人齊齊朝著北方遷移,北方雖然穩定一些,但是也不能將人口全部放在北方,這是要出大問題的。第一,我們要先將北方的人口遷移下來,帶來人力開發南方。第二,三類種子不僅要在北方耕種,現在要在全國範圍內耕種,迅速屯佃積累資源。第三,經歷了數輪大戰之後,大夏的各個部隊損失都不小,必須繼續徵兵,保證兵源……”
郭嘉一連說了十條建議,將大夏目前所面對的問題基本上都闡述了一遍,並將解決方法都大致講了,隨著郭嘉的話音一落,大殿全場寂靜,都被郭嘉的深謀遠慮所感慨。
當他們還在想著要不要出兵東倉的時候,郭嘉已經在考慮為將來跟四國大戰做準備了。
書聖疏略,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聽到郭嘉的強國十策,宋安很是滿意,要是按照郭嘉的計劃實施下去,最多隻要一年時間,大夏的國力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想要滅掉四國之一,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奉孝果然不愧是智囊,有如此強國十策,何愁我大夏不興?”
“傳令,將郭嘉所言強國十策刻在鐵書上,傳遍四十九州,從今日起,便按郭嘉所言施行!”宋安笑了笑,幾乎沒有猶豫,開始全國範圍內施行強國十策。
雖然強國十策會侵害一些老臣和地方豪族的利益,但是宋安現在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現在誰要是阻止大夏變強,那就是統一天下的絆腳石,他不介意全部一一清除掉。
“陛下聖明!”
隨著宋安下令,代表強國十策正式開始步入正軌,大殿之內有人愁來有人憂,不過在大殿之上,任何不敢表現出不滿,只敢朝宋安歡呼道。
宋安抬手往下一壓,直接將文武百官的拍馬屁聲給壓住了,到現在他終於體會到之前朝堂上文武百官為什麼動不動就喊陛下聖明瞭,這全天下最強最聰明的一堆人集體拍馬屁,這換誰來,都得飄啊。
有時候可能事情是真的不錯,那拍了也就拍了,但有時候稀裡糊塗就喊起來,讓有些皇帝還以為自己真的很行了,這也是每個皇朝很快衰敗的原因之一,皇帝迷失了正確判斷標準,文武百官只會拍馬屁,宦官干政,後宮干政,權臣弄權,這樣的國家不亡國才奇怪了。
就在這個時候,宋安卻注意到姜子牙從始至終都只是默默站在一旁,沒有開口也沒有跟著附和,好像一切事情都跟他無關一樣,就算郭嘉說出了強國十策,姜子牙臉上也沒有太多的表情變化。
“子牙,從朝會開始便一言不發,難道有什麼心事不成?”
聽宋安提起,眾人這才想起來,還有一位左相沒有開口,郭嘉暫且能提出強國十策,他們這位左相又有什麼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