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厚顏無恥(第1/2頁)
章節報錯
熟悉城裡的大街小巷,知道城裡的每一個犄角旮旯,是乞丐們為生的一個重要技能。
對於他們而言,揚州城哪個地方富裕,哪個地方貧窮,哪個地方的人相對比較慷慨,比較容易得到食物,是他們必須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
即便他們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去各個地方乞討,只能在固定的區域內行乞,但那只是明面上的,只要不被人發現,誰還管你去哪裡討飯。
誰知道遍及全程的膝蓋,有多少神能夠認識所有人,所以這個事情還是有擦邊球可以打的,基本上這些乞丐門最開始討飯的時候,都只是在附近,討著討著,時間長了,就不會再滿足固定的小範圍地盤,膽子大的基本上都會有各自的渠道,去接觸別處的乞丐,帶著自己玩的好的小夥伴,去其他地區活躍,看看有沒有別的門路,能過上好一點的日子。
而且乞丐當中,也有那些年長的好心人,這些時候只要他們精靈一點,誠心一點,得了他們的指點,也就能夠少走好多彎路。而且有時候想要討好這些年長得好心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在平常的時候付出一點食物,付出一些真心。打架的時候衝在前頭吃東西的時候。放在後面,而且態度恭敬一點,發自內心的關心一下他們,就能夠得到他們的指點啊,所以只要當過一段時間的乞丐,稍微機靈一些,與其他人抱過團、打過架、搶過飯的乞丐,基本上對全城的你都會有所瞭解。
乞丐幫是一個遍及全國的幫派,無論哪個城市都有乞丐活動的身影,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為什麼成為乞丐,但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吃不飽飯,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能得幾十文錢,把所有的東西扔到全揚州城,這是一本萬利的事情,每個乞丐都很興奮,動作也很快。
傳單很快就遍及整個揚州城。
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唯獨一直守在醫館的季家人不知道。
他們一直都在擔心濟公子的傷情,而且還擔心後續事情的發展。眼看著這個兒子是就不好了,但是還有花費這麼多藥錢,他們有些猶豫了,要不要再讓這個睡覺的兒子住在醫館,因為除了這個兒子之外,家裡面還有那麼多人,這個事情要是傳回去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他們會怎麼想?
這個事情肯定要鬧翻天,季老頭和季老太想想就覺得頭疼,當年他們用父母的身份,和老五的前途,威逼利用幾個兒子,讓他們像牛馬一般,整天辛辛苦苦的在地裡刨食,把所有的錢全部都拿出來,現在老五完全沒有機會出頭了,所以他們一定會反彈。
這麼多年辛辛苦苦的在地裡刨食,任勞任怨,不就是想要老五出息了以後,拉拔他們一把,或者拉拔他們的子女一把,無論是那把他們還是拉拔他們的子女,都是他們願意看到的,也是他們辛辛苦我這麼多年儘管有抱怨,但是卻依然願意供著老五的動力所在。
現在所有的希望都一息破滅,他們怎麼願意?
這個人都接受不了,說不準這幾個兒子,會做出什麼令人驚慌的事情,光想想他們就覺得頭疼。
其實如果老五能夠繼續考下去,怕是當一個罵他的小罐都能夠彌補他們這麼多年的辛苦,但是勞務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廢人,根本沒有機會當官去了,那麼他們這麼多年的投資就算是血虧,完全失敗了。
這是一個豪賭,賭贏了,所有人一起雞犬升天,賭輸了,所有人傾家蕩產。
這就是古代讀書人,或者說是貧窮的讀書人所面臨的現狀。
所以有良心的人家,一般來說,不會幹出來幾個兄弟,家裡所有人供養其中一個人讀書的事情。
因為這個事情,對於其他人來說不公平,尤其是在古代,讀書貴書本,筆墨紙硯,老師,衣食住行,求學的機會,名師的指點等等……各個方面的都貴,各個地方都要錢。
而這些錢,對於古代的農民來說,是勒緊了褲腰帶,傾家蕩產都供不起的數目。
如果一個出生貧窮的普通農家子要讀書,就需要清傾全家之力來供他。
所有人付出的勞動,所取得的果實,都會被一個人佔有,而且如果說這個讀書人不能讀出頭的話,那一家人之前付出的資源,就全部打了水漂。
之前受的所有罪,遭的所有難,都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是原本可以輕輕鬆鬆,過的比較殷實的一家人,變得一窮二白。
那誰能受得了?
所以無論是投資的人,還是被投的人,都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投資資的人,把所有的錢財都放到一個人身上,所以他們不能夠接受失敗。
哪怕賭輸了一次,他們也會想,第一次失敗了,興許第二次能夠成功呢?畢竟積累了經驗,第二次成功的機率更大。
雖然第二次再去考試再讀一年年還是需要花很多錢,但是之前已經花了那麼多錢了,如果現在就放棄,那不是白費了嗎?
所以反正已經輸了這麼多了,那就再輸一點,搏一搏,說不準還能有個好結果。
起碼得讓人考中一個秀才。
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五次,總有一次能成功。就像說紅了眼的賭徒,怎麼也不願意放棄。
贏一次夠本,贏兩次翻倍,銀三次能那就能當人,上人都為什麼?不多,一開始就已經走上了這條路,現在根本就停不下來了。
於是他們就會想很多的方法。把這個事情貫徹到底。
如果家裡面一家子人,在土裡刨食的錢,不能夠供出一個秀才,那麼他們就會想辦法,比如說把家裡的女兒嫁出去,高價要聘禮,這個時候就不是嫁女兒,是賣女兒,或者說把家裡面還沒長成的女兒,賣出去給人當奴婢,拿著錢來給家裡的兒子讀書,這個時候賣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