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珠點點頭,表示瞭解。

方大娘見此,又補充道:“其實啊,他爹當年當捕快的時候,是個熱心腸,貓兒衚衕的人,都願意跟他們家來往,但當捕快能有幾個錢?家裡面有那麼多孩子要養,從小日子就過得苦。”

“不過也難怪,條件就這麼點,沒辦法憑空捏造。”

說到這裡,方大娘開始嘆氣:“說起來想要把日子過好,對於咱們平民百姓來講,真的不容易。如果家裡窮,連孩子都養不活。”

這話說的透著一股心酸,讓人聽了,就覺得可憐。

江文珠道:“那他家妹子都多大了,有沒有定親?”

江文珠知道,她說的是真的,但並不想就這個事情,進行憶苦思甜、感同身受的活動。

誰也不想成為別人同情的物件,誰都不想總是去回憶以往悽慘的經歷,畢竟痛苦的回憶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痛苦,而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是在黑暗當中看不到光明,連最後一根稻草都抓不住的盲然和絕望。

“呃,還好,他家的大妹妹和二妹妹都已經定親了,最後只剩下一個小妹妹。”方大娘知道他們想了解的重點,很痛快的把事情說了。

江文珠點點頭:“那其實還好啊,他家現在的苦日子基本上都過去了,現在無論是誰叫過去都不會太難吧。”

家裡最苦最難的日子,都已經過去了,孩子們都已經長大,只剩最後一個妹妹的親事要辦,這也挺容易的,無論是誰嫁過去當嫂子,都不需要完成什麼大的任務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無論誰嫁過去,生下的孩子都是第四代了,所以對後代影響也不是很大了,可以說差不多到了苦盡甘來的時候。

“可不是?姑娘,你是個明白人。”方大娘臉上露出一個你懂我懂心知肚明的表情,“可是啊,能看到這一點的人很少啊。以前大家不願意嫁到他家去,是不願意因為一過去就養三個女兒,而且他家幾年前非常亂。”

“亂,怎麼個亂法?”江文珠問。

這話引得江文珊也往她那裡看去,無論是誰家結親,都會看對方有什麼樣的家庭,兩家是否門當戶對,有什麼需要注意和規避的東西,提前就應該打聽好。

買個豬都要看圈,何況是嫁娶?

“就是他家以前經常因為錢的事情吵架,雖然分家了,但是分家的條件裡面有一條,因為他繼承了家裡面捕快的位置,所以把一半的錢拿出來給幾個分,要分十年。”方大娘道。

江文珠:“……”

江文珊:“……”

這是什麼道理?

江文珠有些不解,而且氣憤的問:“明明家裡面有那麼多孩子要養,還要把錢分出去,這家人是想幹什麼?他們這些哥哥,既不要撫養家裡面的妹妹,憑什麼拿家裡面的錢?”